但是長期以來在地質係統就有少數領導同誌不執行百家爭鳴方針,壓製不同學術現點,在我國東部油田的發現上甚至弄虛作假,不頋事實地胡亂吹噓。如果說這在四人幫猖橛的曰子裏還算情有可原,那麼在四人幫已被粉碎一年多的今天再繼續這樣做就是犯罪。這裏,不能不提到的是最近在人民日報1977年10月24日和紅旗雜誌1977年第~一期上分別刊登的以國家地質總局理論組名義發表的兩篇文幸:毛澤東思想指引我們向地球開戰和一麵又紅又專的旗幟,在這兩篇文幸中除了繼續堅持所謂用李四光同誌的地廣力學理論找到大慶等油田的不符事實的說法之外,又進一步製造了李四光同誌親自指導這項工作的謊言。我不知道他們這樣說、這樣做,到底拿得出什麼樣的證據。
麵對這樣一種情況,我的心情自然是沉重的。我現在已是身患疾病年過七旬的人了,痛感精力有?艮,何況還有其他很多工作等待我去做。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中國的科學工作者,我隻有堅持科學真理的義務,而沒有容忍說言的權利。每當我重溫葉副主席、鄧副主席及其他中央領導同誌的講話,每番我看到我國地質科學要發展要前進,每當我想到戰鬥在高山深穀的廣大地質戰士對自己的期望時,這種責任感就更加強烈,這種義務就不容推辭。因此今天我決心給你們寫這封信!
對於地質界的這一重大問題,我的態度是:第一,已故李四光同誌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在蔣匪幫執政期間他采取不合作態度,拒絕蔣匪的利誘;建國以來,他擁護共產黨,熱愛偉大領袖毛主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關懷和愛護。在地質科研中他持續不斷地進行了五十餘年的努力,有不少發明和創造,形成一家之言。在他擔任地質部長期間,我國地質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地質部進行了大量的石油普查,為我國東部幾大油田的勘探和開發鋪平了道路。把李四光同誌作為科學技術界一麵又紅又專的旗幟來樹立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盡管我對李四光同誌倡導的地質力學在某些觀點和方法上有不同看法,盡管他的地盾力學理論至今也並未得到國際地質界的承認和采用,我仍然認為地質力學作為一個中國人獨創的學派和其他學派一樣都應當積極發展。這種發展應該是以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提倡的雙百方針為指導,在自由討論中辨明是非並在實殘中加以檢驗,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那種把一種學派說成是絕對正確的,是辨證味物主義的;而把其他學派說成是絕對錯誤的,是啃心主義形而上學的做法本身就是違反辨證法的,是非常錯謀的。
第三,我國大慶等東部油田的普查和發展與地質力學的理論無關,這是事實。在這個問題上弄虛作假,對兗的事業不利,對李四光同誌本人也不利。據我所知,李四光同誌本人生前並沒有說過大慶油田是根椐地質力學理論布置普查而發現的。敬愛的周總理和李富春副總邏在第三屆人大期間的報告中並沒有把大慶油田的發現和地質力學理論聯係在一起。特別是餘秋裏副總理在去年7月13日國家地質總局學大慶會議上,代表國務院所作的報告中把大慶油田的發現和樹立李四光同誌作為一麵又紅又專的旗幟非常明確地加以區分,這才是科學的正確態度。
最後我敕切地希望覺中央派人對我反映的上述問題進行全麵的和客覌的調查,做出公正的結論。我砮信在龍中央領導下,這一問題一定會真相大白的。
此致
革命的敬禮
黃汲清
1978年1月11日
信很快轉到了鄧小弔手中。從日期看,中途除了必要的程序外,幾乎是一步登天。黃汲清於!月11日把信寫好後,當日讓小兒了渝生抄清簽匕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又由兒子陪著親自送到國家科委請有關人士呈送方毅。151方毅圈閱後,轉呈鄧辦。18日,鄧小平就見到了信,並作了重要批示:如有可能,最好把問題了解和澄清一下。
鄧的這個批示是批給當時主管計委和石油工業的餘秋裏、康世恩二位副總理。
餘秋裏又將批示轉批給袁寶華、孫大光等。
因為是地質部門的事,所以最後還是落到了當時的囯家地質總局頭上。孫大光對此極為電視,並責成有關方麵按照鄧小平的批示組織力量迅速調查了解。
最後這件事落實到了地質總局的石油組即石油局。
三個月之後的1978年5月27日,由石油組完成的一份關於黃汲清同誌向中央領導同誌所反映問題的調査報告,以國家地質總局名義,呈送給鄧小平及有關領導。
我從地礦部檔案室査閱了這份文件。上麵的簽發人不是孫大光。
這份出自石油組的調査報告,用黃汲清自己的話說是批判了我的信件的某些內容,也就是說是有針對地對黃給鄧小平的信進行了反駁。
我看後的感覺是,不管當時的地質總局領導還是石油組的人,對辦這件事是非常認真的,但其指導思想至少在情緒上多少是與黃的信有一定程度的對立。臂如,黃給鄧的信中,一開頭就提及了曾寫信給鄧副主席反映了地質係統長期以來不能貫徹落實毛主席的雙西方針的實際情況,這頂大帽子戴在誰的頭上都是不好受的,尤其是在地質總局的領導人看來。因此,調查報告對黃的這一類問題上的看法作了針鋒相對的回應,說了在地質部門的石油地質工作中,有一個好的傳統,就是尊重各派學術觀點,發揚技術民主,提倡百家爭鳴,吸取各家之長,指導實際工作。基層的同誌叫做多路探索,殊途同歸——類的話。其實,黃汲清向鄧的信中指出的地質係統在學術上的那種不正常現象,是指的文革以來的狀況,這是事實。
還有一個例子能說明一些問題。1969年,周恩來接見地質部的代表時問北京地質學院的張振國,說你們教的是哪一套東西?張回答說:是黃汲清那一套。周問,黃汲清是哪一套?張回答說:是蘇聯那一套。周就說,你們為什麼不教李四光同誌那一套?周恩來與毛澤東一樣,對李四光是很看重和尊敬的,我理解他說這話的意思是李四光同誌是有創造性的周原話筆者注,作為中國的地質教育機構,應該好好學習和繼承。周在這裏提倡教李四光的那一套,並沒有說不能教黃汲清的那一套,但下麵的人聽了就不是這個意思了。之後,地學界便出現了全麵否定黃汲清的那一套,而抬出李四光那套。這種風氣一直延至八十年代初期。由於受到左的影響,文革開始後,黃汲清的那一套便當作了蘇聯那一套。文革時以批修正主義為核心,黃汲清是蘇聯那―套,這等於宣布了他的學術及他政治上的死刑。顯然這已不是所謂的學術民主和百家爭鳴了。其實,黃汲清的那一套除了他繼承傳統的地質理論外,更多的是他把這種優秀的傳統地質理論,運用到了中國的地學實際情況的科學產物。據我所知,他的那部被中國乃至國際地學界幾十年來——直視為經典之作的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就是突出的例子。對此,另一名著名地質學家尹讚勳有過比較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尹在八十多歲高齡時曾感慨說:每每想起1945年黃汲清拿來當時西方構造地質的精神,處處融合國內實際的傑作,不禁感愧交加,感的是他拿來寶物用於中國,有發展,有創見;愧的是我未能步其後塵,缺乏結合中國實際的創見見尹回憶錄往事漫憶第126頁任何一門科學學說,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與發揚才創立的。如果黃汲清的那一套就是因為繼承了外國的優秀東西而要被討伐,被當作修正主義的黑貨全盤否定,那麼繼承外國先進的馬列主義思想的毛澤東思想又該怎樣處理呢?
文革之後的相當長曆史時期內,地學係統的非百家爭鳴局麵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嚴重,這是毋庸爭辯的曆史事實。
調查報告的另一個突出點是,盡可能地說明李四光的地質力學與找石油、與大慶油田發現是有關係的,同時也指出了李與黃作為不同的學術觀點,所擔任的不同職務,因而在其中所起著不同的作用。對黃的評價也是貶多於褒。有一點還算客觀,渾就是這個報告裏也明確指出了在我國的石油普査工作中,黃汲清是有貢獻的。不過,李四光的這麵旗幟顯然不能倒!
實事求是地講,能在1978年全國撥亂反正尚未結束,十幾年來左的思潮在一些部門、一些領導人的頭腦中還相當嚴重的年代,國家地質總局的這份調查報告已是比較進步的了。然而,它並沒有完成鄧小平要澄清的指示精神,大慶油田的發現仍然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地學界的左和神的影響仍很嚴重。
75歲髙齡的黃汲清於1978年再度當選第32屆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又一次成為中國地學界領袖人物。如果說四十年前,年僅35歲的黃汲清被地學界推舉為第15屆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是因為他的卓越才華的話,那麼四十年後的今天,當他再度當選這個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則是對他從反右到文革以來的二十多年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給予曆史的糾正。像黃汲清這樣在相隔近半個世紀的兩個時代,兩度獲得如此殊榮,在中國科學界絕無僅有。同年,他又當選第五屆全國政協常秀。10月份,他代表中國地學界赴紐約出席美國聯邦地調局成立一百周年紀念會。在同國內外地學界同事的交流與接觸中,他越來越感到中國科技界知識界受左的影響太深太深,如果一些因文革而樹起來的科學事業上的神話與旗幟得不到正確的解決,中國的科技事業就不能向前很好地推進。於是,這年11月14日,他在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的激勵下,在全國科協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圍繞雙百方針和大慶油田發現問麕,首次在公開場合了一顆震動當時整個科技界的原子殫主席、各位委||、各位同誌:今天原想講兩個問超,第一個想講四個現代化的問超,第二個是關於雙苜方針的問超,因為下麵發言很多,不願意多占同誌們的寶責時間,想集中時間講第二個問題,那就是關於貫徹雙百方針妁問題。是育家命嗥的問題。我是學地廣並搞地質工作的,我們地廣部門從前叫做地質部啦,現在改為國家地質總局。在學術方麵一向有兩種不用的學派,一個是以前部長,已故的李四光同誌為代表,他所創立的地質力學派;另一派是我們所提出的大地構造派。之所以稱兩個學派,主要是由於李田光同誌著了一本中典地質的書,翻譯成俄文。我寫了一本中鬮的大地構造一書,也翻譯成俄文,這在蘇聯專家中有相的影響。我們大地構造學派,理論基礎也不過是歐洲的,羑曲的地槽學說的基珀,沒有什麼新的基礎。不過,1945年特別在解放以後,總結了中國的和國外的大地構造特點,提出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多旋回構造運動的概念。所以我們這個學派也叫做多旋回學派。去年人民日報上麵有一篇小文幸也談到這個問題。
六十年代以來,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張文佑同誌吸收了地質力學中的新內容,増加了力學分析範圍概況,提出了斷塊構造這個概念。中國礦業學院的陳國達教授,又把蘇聯早先提出的地台活化學說發展一步,提出了地窪說這個概念。在七十年代初,由於我們中科院的尹讚助同誌首先給我們介紹外國的所謂板塊學說,於是乎板塊學說在我們國家流行起來啦。所以,我們地質界出現了四個、五個,至少三個不同的學派,這是一件好事。不是毛本席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嗎?出現不同學派,正是毛主席百家爭鳴的基礎。
李四光同誌生前自己也認為他的地質力學並不是十全十美的,還應該進一步得到發展,在他很多的講詁裏也都談到了。李四光同誌在哲學上是進步的,在學術上成就是非常大的,這是大家所公認的,把他作為又紅又專的旗幟來樹立,我認為是正確的。但是,在他去世以後,特別是1974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幸,超目叫做獨立自主,高歌猛進,這篇文幸把地質力學吹捧得天花亂蚤。從鄧以後,許多報刊雜誌就不斷地對地廣力學大吹大捧,把它捧到嚇人的高度,好像這個學派、這個學說不僅可以解決地質礦藏上的重大問超,似乎很多問趙都解決啾。就這樣用行政命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地質力學。比方簡單說一個例子:讓各省、市、自治區的地質隊寫報告的時候,都必須用地質力學觀點來寫,否則,就不予驗收。還讓各大區地廣研究所都成立一個地質力學研究室,並在各省開辦了地質力學講習班、訓練班等等,每次都有好幾百人參加。在另一方麵,他們又利用行政命令壓製不同學派。例如有一個地廣學的老專家,他多年搞板塊構造的研究,並且也列入了計劃,所裏領導支持他,派了六個年輕幹部和他一起工作,這是個好事嘛。但不久,就被停止活動,這六個人就給送走啾,解散啦,就不搞板塊構造電,他本人的項目就給取消了。我自己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以前主持一個大地構造的研究室有二十多個人靈參加工作,但是,在1972年以後,研究室就取消啦,撤銪啦。人分到其他地方去啾,有一部分合並到地質力學所啦。我自己成了光杆司令電!
會場上一片哄笑聲。
我在1974年,提出一個研究題目,叫做中國東部的構造岩漿情況的研究,著眼在找鐵礦、銅礦。趙目1974年提出來,一直到現在還沒有落實下來,最近才有一個人來參加這個工作,工作一直搞不上去。甚至有人把不同學派的爭論,提高到哲學的高度看,說地廣力學是土生土長的―是辨證唯物主義的,是最適合馬克思主義的,其他學派是洋框框、洋教條,或者是唯心主義的。更有甚者,有的人在某些場合室稱,推行不推行地盾力學,不是學術問題,是立場問題。這種把科學和哲學,把科學和政治交織在一起的做法,已經搞了相當的時間了。
據我了解,下麵基層的地廣幹部,地質部門有好幾萬,引起了很多的反響。但是,因為他們年輕,對地廣力學從來不敢說一個不字,這樣大膽地做這些事情,明目張膽地違背雙百方針,原因是有的人認為地廣力學解決了許多重大的礦產的問趙、找礦的實際問題,認為許多礦產是用地質力學的觀點、方法找到的,就是說,地廣力學這個學說已經完全在實踐中證明了。實殘是檢醃真瑗的標準蛛!地質力學已經檢驗過了,不成問超了,其中最突由的就是說,地廣力學的理論對中國找石油起了作用,大慶油田、大螓油田找到了,都是利用地質力學的觀點方法找到的,這就是地展力學最突出的優點。現在讓我們看一看事實。
黃汲清端起茶杯,喝水。會場一片寂靜。因而他在放下茶杯時的聲音從麥克風中傳出後顯得特別大。
我對這個問題從1974年人民日報發表文幸以後,進行了四年的調查研究,這個研究是秘密進行的,不敢也不能公開進行。鬆遼平原就是大慶了,華北平原,就是後來的大港、勝利油田,它的石油普查工作是怎麼來的呢?是過去的地質部普查委靈會在1955年春天布置下來的,繹時普查委員會的技術負責人是已故的鉗家榮先生同我本人,如果鬆遼平原的大慶、華北平原的大港、勝利油田的普查布置是地
質力學理論方法布罝的,為什麼我們這個技術負責人卻一點也不知道呢?所以發表的文幸念了以後,我就很奇怪了,大吃一驚,所以就進行了調查。四年的調查內容很多,在這裏不能一樣一樣地說了,要說一個鍾頭也說不完,隻把主要的幾點說一說。第一點,我曾經到地質部資料館全國的地質礦產資料集中在資枓館奎閱石油普查的報告、案卷。1955、1956、1957、1958、1959、1960年,這些年終報告、總結報告,我都把它詳細地閱讀了一遍,其中哪個報告也沒有提到一句地質力學的問題。我們知道地質力學有它特殊的名詞,華夏係啊、新華夏係啊、東西複雜結構帶啊、全線構造啊、山字形等等,外國是沒有的。如果他們采用了地質力學的理論,怎麼一句話都沒有提呢?再看記對鬆遼平原進行了很多的物探、地球物理探礦吧,諏鈇空磁測、玄力啊,還有地盾剖麵等等的報告,我也看了,也沒有一句提到地質力學的方法和運用的問題,這是一點。第二,華北平原、大港油田加上勝利油田吧,它的普查報告我也是一年一年的都看了都閱讀了,1955、1956、1957、1958、1959、1960年的報告,我同樣詳細閱讀了,也找不到一句提到地廣力學的琛論或者方法,同樣華北平原的物探資料、航空磁測、重力,我也大部分都閱讀了,也沒有一個報告提出地廣力學是他們主持工作的基礎,這是第二點。第三點,我們過去作石油普查以後,在鬆遼平原的石油普查大隊的技術負責人名字叫韓景行,工程師,這個人現在新鄉工作,我曾經當麵問他:你搞的那點普奎,你曾經用地質力學的觀點、方法沒有啊?他說,沒有。還有第四點,我也問過華北大隊的石油普查的技術負責人叫孫萬全,此人現在南京,問他主持普查的時候是不是用了地質力學的觀點、方法等等?他說,沒有。從剛才舉的人證物證來看,可以得出結論說,大慶、大港、勝利油田的發現與地質力學完全無關!這恐怕是鐵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