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品德修養 2.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俗語解讀】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南宋·《名賢集》。
氣量過小算不上正人君子,胸懷不寬不是做大事的大丈夫。
“君子”是古代對有品德的男子的稱謂,也被認為是傅聞強識而行善不怠的人;“丈大”—般是男子的通稱。在句中可以理解為大丈夫,泛指有大誌、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
句中的“量”是指能容納或經受的限度;“度”足指對人對事寬容的程度,“量”與“度”這兩個詞,有時因詞義相同而構成聯合則的合成詞“度量”意為氣量能容納忍讓的限度。
量與度的有無或大小,是一個人的修養高尚或低下的—個非常明顯的標誌。這兩句俗語要求人們對人對事要講求寬容忍讓,要有度量。不要斤斤計較分毫不讓,更不能心胸狹窄睚眥必報。
【人生智慧】
古今中外,小肚雞腸的人沒有成大事的。而一般情況下,大人物們總是具有寬宏大量的氣質。
《三國演義》中袁紹與曹操就形成了這樣鮮明的對比。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他的思想方法不對。性格剛恒自用,聽不進謀士忠言,致使手下的謀士憤而投降曹操,削減了自己的力量,增強了對手的抵抗能力。官渡之戰,袁紹大兵是曹操的數倍,從數量上看,曹操是以卵擊石。但他采納了他人的意見,火燒袁紹軍隊的糧草重地烏巢,最終以弱取勝。
勝利以後,曹軍在袁紹處發現,曹軍中有不少人給袁紹寫過書信,討好袁紹,以備兵敗為自己找個退路。有人建議曹操,對此事應當徹底追查,並處罰這些通敵的官員。給袁紹寫過信的人提心吊膽,有的想逃跑,有的想反叛。而曹操胸懷大略,不僅沒有聽取這種意見,對這些信件連看也不看,讓人把這些信件全燒了。他還說:“當時情形危急,我尚不能自保,他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曹操的寬宏大量使那些給袁紹寫過信的人,又能安心為曹操效勞了。曹操的智慧真是高一籌。曹操由弱變強的經過,實際上就是他運用聰明才智,靠智慧不斷取勝的經過。
如今時代不同了,三國時軍閥混戰的局麵再也不會出現了,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仍然存在,人們之間的各種競爭仍然存在。寬宏大量的氣質仍然不可少。小肚雞腸的人,很容易為眼前一時的利益所迷惑。為了一時之氣而魯莽從事,會造成全局性的被動,這一點必須看清。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婦人,在一家商場裏租了一個攤位做買賣,生意很是火爆。可時間一長就引起其他商戶的嫉妒,他們總是故意把垃圾掃到婦人的攤位旁。婦人知道他們的用意,也不計較,每次都寬厚地一笑了之,然後把所有的垃圾都清掃到自己攤位邊的角落裏。一天,一位國外的婦人間:“我一直想問你,這麼長時間了,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裏來,可你為什麼不但不生氣,反而還天天笑著和他們相處呢?”中國婦人笑了笑,然後回答說:“你們不清楚,在我的家鄉有這樣一個風俗,每到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把門前的垃圾往家裏掃,垃圾堆得越多就說明來年賺的錢越多,現在每天都有人往我這裏送錢,而且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我怎麼會不高興呢?”從此以後,中國婦人的攤位前就再也沒有莫名其妙的垃圾出現了。
的確,我們不能不佩服中國婦人的智慧。不妨試想一下,如果她沒有寬容待人的美德,不懂得和氣生財的道理,她的生意還會這麼好嗎?從古到今,凡是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是胸懷大誌、目光高遠的仁人誌士,無不是開放為懷、置區區小利而不顧。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生活中,人與人相處時難免會有一些小摩擦,而一個人的處理方式就足以顯示出他是否具有寬容的美德。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境界,更是為人處世、成就大業所必備的。隻有學會寬容,用一顆包容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才能減少更多不必要的煩惱與憂愁,讓自己的天空更藍,視野更加開闊,生命也會因此而更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