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招商引資,民怨沸騰(1 / 2)

東江省為了加快地方經濟發展,搶抓振興機遇,助推城市轉型升級,通過省委招商引資辦公室積極協調,東江省泰北高新區攜手中國百強企業之一的港盛鋁業集團深入合作,助力東江省泰北當地經濟發展。

在省長方明同誌親自過問下,陳林副省長具體負責指導東江省泰北高新區與港盛鋁業集團的合作事宜。經過多次協商,最後雙方達成一致,在東江泰北的帝都酒店簽訂了合作協議。該合作定名為泰盛項目,該項目總投資600億元,占地麵積20平方公裏,總建築麵積近700萬平方米,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實現銷售收入2500億元,成為千億級立市產業,實現稅收250億元,可提供4.6萬個以上就業崗位,並將較大拉動物流和商飲服務行業發展,為城市集聚製造加工人才提供平台,為當地高校、職校提供實訓就業機會。

陳林主持了泰盛項目專家評審論證會,省長方明和常務副省長嚴崧力聽取了彙報。該項目計劃分二期建成,建設工期三年,第一期建成投產後,能年產300萬噸特大高精鋁及鋁合金板帶箔,第二期建成投產後,全年能達到450萬噸產能。業務涉及到生產鋁型材及製品、特種大型鋁合金型材、鋁鎂合金材料、家具,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貨物倉儲,金屬材料及製品的技術研究服務、技術谘詢服務,計量器具檢定、校準,模具製造,化工產品銷售。

會議聽取了編製單位關於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情況介紹,與會專家經過認真討論和評議,基本同意了專家評審意見。會上嚴崧力副省長要求相關人員做好環評工作,絕對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同時要做好城建報批,土地征用,項目規劃,安全評審工作,不能違規違紀。方明省長要求雙方工作人員要緊密配合,加強溝通,積極工作,盡快讓項目落地投產,為當地經濟發展,造福於民作出貢獻。

會後,陳林細細品味領導的講話,感覺兩位步調有點不一致,一人強調要重視環保,重視合規;一人強調要加快項目推進,發展經濟至上。

晚上,有一個小型的朋友聚會,陳林本來不想參加,東江大學原校長親自給他打了電話。老校長是他的老領導,當年是他力排眾議,破格提拔他當了學院領導,後來又推薦他去東風能源公司發展,對他有恩。陳林應約到了聚會的房間,房間有4人,除了老校長外,省委蔣副秘書長和科技廳的王廳長也在,他們都是東江大學的校友,以前就認識,另外一人他不認識。老校長看見陳林進來,對陳林說:“陳省長,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人是原外經貿部的李廳長,退休後自己成立了一個電子通用設備公司,現在是董事長,他也是東江大學畢業的。”陳林與李董事長握手,互相詢問了是哪一屆東江大學畢業的,李董事長是東江大學79屆畢業生,是大師兄。老校長入座後,李董事長和陳林分坐在老校長左右,其他人依次坐下。

老校長端起酒杯首先說到:“今晚召集大家來,也沒什麼事,你們的學長李董事長多年沒有回到東江了,想找校友小範圍聚聚,讓我搭一個橋,互相認識認識。”大家齊聲應承說隻要老校長一聲命令,校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希望李學長不用客氣,今後有什麼事,隻要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一定會盡力為之。

“聽說你們招商引資了一個大項目?”老校長問陳林。“老校長信息真靈通,最近是在談一個項目,算不上很大,對方投資600億元,是方明省長引資過來的。”陳林如實說到。“我聽人在私下議論說方明與嚴副省長有分歧?”“老校長,這個我真不太清楚,您老是知道的,我來東江工作不久,來之前他倆就在,或許蔣秘書長比我清楚。”陳林看看蔣副秘書長,他也想知道一些有關他們之間的情況。蔣副秘書長放下手中的酒杯說到:“其實他倆的矛盾由來以久,在省委大院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隻要是他們二人同時參加的工作會議,會上不產生分歧的時候很少,今天陳省長主持會議,估計考慮您剛來不久,他倆不好公開頂牛。“”那是為什麼?上麵不知道他們有矛盾嗎?“老校長不理解。”方省長來之前,嚴副省長有可能扶正的,坊間也有傳聞說人代會過後,他就可能上任了。沒想到上麵從鄰省調來了一個新領導,將他頂了。“蔣副秘書長接著說:”原來省長調走後,嚴副省長曾經一段時間主持過省政府工作,方明省長到任後,隻安排他主管工業和環保。嚴副省長是東江本地成長起來的幹部,在這深耕幾十年了,省政府各部門,地方各市縣領導不少與他有交情,有的是經過他一手提撥上去的,所以他的人脈關係比較廣。”“沒想到省府人際關係還很複雜呀。”陳林感歎著。“我聽說港盛鋁業是方明省長招商過來的,港盛鋁業的董事長與方明省長以前就認識,二人關係不一般。港盛鋁業耗水量大,如果環保配套不完善,容易汙染環境,據說這公司以前在鄰省想投資建設一個鋁製品加工產業園,因為環評沒過關,被當地環保部門叫停了。”王廳長將他聽到的小道消息告訴大家。陳林終於明白了今天會上,二位領導為何意見不一致的原因,他感覺這項目今天要做的工作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