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將鑽探大隊與電力設備檢修大隊領導互相對換後,他們原來的職務沒有影響。雖然動了李副經理和吳明書記他們的奶酪,李副經理還能夠忍耐,他必定今後還在陳林手下工作,不能太造次。何況他那個侄子能力太鬆垮,如果不是看到他的麵子上,公司原來的領導早將他撤職了。一個單位食堂和浴室那丁點破事都擺弄得不明白,可想而之他的能力多差了。就為那點蠅頭小利搞得公司員工上下人怨沸騰,對他影響也很不好。李副經理認為侄子去電力設備檢修大隊,還是陳林看在他的麵子上,才這樣安排的,否則他是去不了那麼好的單位的,好多人都還盯著做工作想去呢。想到這兒,李副經理不但沒有怨恨陳林,反而還有點感激陳林,這樣不但成全了侄子,還幫他本人解了圍,如果再讓侄子呆在鑽探大隊,讓他那樣胡亂作為下去,遲早會牽連到他的。
管基建的王副經理和吳明書記心裏麵感覺有點不舒服。王副經理是從東風能源公司下派來的領導,他與能源公司的周副總經理私交不錯,私下有人議論說王副經理就是周柏樹副總經理安排在鬆北能源公司的代理人,每年公司的基建投資、工程建設、設備物資的采購基本上都是周副總直接安排下來的。這次陳林下去調研時,一些幹部和員工悄悄向他反映,每年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采購來的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高價質次,比同型號同類型的其他產品高出市場價格一倍,有的高達二倍,用不了多久就壞了。礦區道路一年要翻修一二次,老百姓感覺道路剛修複了沒多久,突然又來一批施工隊將原來還嶄新的道路翻開,又重新砌地磚,抹水泥做一遍,浪費公司資金,百姓心痛呀。
陳林調研回來,開了幾次領導班子會議,對基建投資、生產建設、物資采購等進行了適當改革,擴大了領導集體決策審批的力度,規範了相關的工作製度和工作流程,要求基建投資、生產建設、物資采購等重大事項要按公司製度嚴格執行,做到公開、透明、招標、詢價、竟標,杜絕暗箱操作。
為了激活員工的工作熱情,真正做到能者上,庸才下,陳林力排眾議,機關中層及以下員工實行竟爭上崗。人事科和設備管理科等幾個科長落選後,被安排到了基層當了副職,嚴芳芝去了後勤生產服務單位,不久後,吳明將她調到了自己公司,繼續做工會方麵的工作。
王副經理到周柏樹副總經理那兒狠狠奏了陳林一本。說陳林剛來就搞派別,人員進行大量調整,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基建工程、物資采購別出心裁,搞什麼招投標,將他們學校那一套搞法搬到企業來了,企業以前都沒聽說過什麼招標、詢價。企業經營有自身的特點,任何事都搞什麼招投標,費事費時間,有時生產遇到急需物資時,等到招標選商一套程序進行完畢,黃花菜都涼了。
周副總不動聲色地聽著王副經理在那說了一大堆陳林的不是,多年的職場經曆和江湖閱曆告誡他,不能輕易去表態,王副經理雖然說的有些道理,但不一定全是正確的,這裏麵可能還有許多他不知道的實情。
周副總很清楚陳林的嶽父吳鐵棟與華鬆林書記的關係,他不能輕易去選派站隊,他不能因為自己下屬之間的利益,盲目卷入那紛爭之中。何況他與華書記的關係還很微妙,去年因為基建投資事宜與華書記搞了點別扭,現在還沒有修複好。他安慰了王副經理幾句,讓他回去搞好班子團結,要支持陳林的工作,不要將矛盾激化,他會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與總經理和書記溝通反映。
吳明對陳林多少還是有些怨氣的。他雖然對陳林調換陳珍富的工作崗位沒有多少意見,如果他真有想法也是無法更改的,但這樣一來,他外侄魏山的財路算是斷了,斷魏山的財路也就等於斷了他的財路,而且他明知道嚴芳芝是他的人,還要將她調出機關,分明是不給他麵子。吳明越想心越不順,他幹脆指使嚴芳芝,以鬆北能源公司員工的名義向東風能源公司紀委寫了一封匿名信。
東風能源公司紀委接到員工控告陳林的匿名信後,高度重視,經請示領導後,迅速派出了調查組下來核實,調查組通過走訪,核實當事人,查閱相關文件和會議記錄,還原了事實真相,後來調查組還以無記名的方式,對陳林本人進行了民意測評,結果滿意率是98.5%。公司紀委充分肯定了陳林的工作,並建議東風能源公司對陳林先行嚐試的工作改革思路和取得的成效,進行調研和完善,可以在公司企業改革創新中,將其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加以推廣運用,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為經營效益提質增效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