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手足親情,愛莫能助(1 / 2)

陳林在與母親李秀芬的一次通話中,知道了秦二娘家的那些事,他知道像秦二娘這樣的家庭糾紛,在農村比較普遍,除了農民自身的局限性外,這與他們長期生存的環境,教育程度,認識事物都有很大關係,像他這樣的大知識分子,如果讓他來評理,也許他也無法來評定誰對誰錯,有時候可能你連對方為什麼爭吵的原由都找不到,反正人心煩了就想吵架,也許吵上一架,就舒服了。

陳林最擔心的還是母親的贍養問題,他想將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照顧,但他與夢竹兩地分居,工作比較忙,自顧不暇,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過來,那有精力來照顧自己的母親。他隻好去求助二個哥哥,希望他們能多擔當點,在母親身邊,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母親李秀芬有自己的打算,她認為遠香近臭,秦二娘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分開過也許還好點,真要住在一起,一個鍋裏吃飯反而更有矛盾,所以不管幾個子女說什麼,她就是要堅持自己過,隻要自己能動的一天,就自己獨自生活。她向子女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如果那天自己走了,希望將她葬在自己男人身邊,她死了也要守望著他。

陳林兄弟幾個商量後,按農村的風俗,正二八經請了當地一位風水先生給母親選擇了一塊墓地,遂母親的心願,將墓地挨著父親陳富貴墳地不遠處。陳林考慮倆個兄長沒有什麼經濟收入,主動提出來修墓地的費用全部由他承擔,倆個兄長負責出力請人修繕好。大哥強生比較忠厚老實,二哥強貴比較精明,喜歡算計,平時倆兄弟表麵活活氣氣,暗地裏互相計較,都希望從母親那多得到一點好處。

這些年,陳林工作後,明裏暗裏都給了母親不少費用,每次李秀芬都將他郵回來的錢悄悄攢起來,舍不得花掉。每次那些孫兒女們開學時,她會背著兒女們給孩子們零花錢,有的孩子得多了,有的孩子得少了,久而久之,各家兒女互相攀比,慢慢就產生了矛盾,雖然明麵不說,暗地裏兄弟姐妹互相不服氣。陳林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們都是自己的兄姐,自己是小弟,有些話也不好說出來,他非常清楚,農村的貧困與無知,尤其是物資匱乏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是親情,有時不是一二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陳林考慮再三,決定將給母親修繕墓地的經費交由大哥強生保管,統一支配,二哥二嫂嘴上不說,心裏很不安逸,所以後來在修繕母親墓地時,不管大哥強生成天怎麼吆喝,怎麼作急,強貴二口子就是不作急,用冷處理來一拖再拖。大哥強生看見二弟夫妻這態度,也沒辦法,隻好同意二弟也像其他工匠師傅一樣,每天給付工錢,強貴二口子才感覺到公平,氣順了,幹活積極性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