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學成歸國,人去樓空(1 / 2)

陳林有很長時間沒有收到楊柳的回信,他沒有在意,因為他想還有半年多點時間就要完成學術交流回國了。這些日子他也很忙,除了吃飯休息,就成天紮在實驗室裏;來美國二年多了,除了跟隨導師湯姆.簡去過一次紐約和華盛頓出差外,他連麻薩諸塞州都沒有逛完。這期間他的學術論文《地礦沉積理論與分析》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引起了世界學術界的極大關注。麻省理工大學董事會主動提出,希望他留下來,學校聘請他為終身教授,負責給他辦理移民和綠卡。陳林委婉謝絕了校方的好意,他很清楚他的根在中國,他的魂不屬於這兒,大洋那邊有他親愛的家人和楊柳,還有許許多多熟悉的老師和朋友。他想將在這些日子發生的許多事情告訴楊柳,但美國還沒有對中國大陸普通居民開通越洋電話,而且通過郵政轉接費用很高,陳林隻想等待下次給楊柳回信時再告訴她,讓她也分享自己的快樂!

王軍自知無法繼續在縣二中呆下去,開校後不久,他父親將他調回縣機關子弟學校去工作了。

楊柳坐了兩天綠皮火車到了榆林地區,然後在長途客運站轉車,坐上去支教的鄉村客車,車子很破舊,感覺隨時有散架的可能,車裏人已經很多了,楊柳將行李放到行車架上,找了一個靠窗的空隙擠了過去。楊柳剛站穩,車子就啟動了,慢慢地車廂裏的空氣也異常渾濁,汗臭,腳臭,腥味,各種莫名的氣味在此彙聚。客車在坑坑窪窪,輔著石子的黃泥鄉村公路上顛簸行進了5個多小時,才到了支教點的前郭窯鄉。

這時候天色已經暗下來了,鄉上有幾戶人家已經亮起了燈火。楊柳剛下車,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爺提著一個燈籠,正站在汽車站牌不遠處,等著她的到來,大爺旁邊站著一個年輕後生,手中拿著一根扁擔和麻繩,是準備扛東西用的工具。大爺看見楊柳趕緊走過來:“姑娘,你是楊老師嗎?”“大爺,您是?”“我是你去支教的前郭窯村的村長。”大爺轉身指了指背後的後生又說道:“這是我的娃,叫順生,我們是來接你的。”楊柳向父子倆道過謝。順生光衝楊柳傻笑,忘記了幫忙搬東西,大爺提醒後他才緩過神來。

順生扛著行李,村長在前麵提著燈籠帶路,楊柳與父子二人有一搭沒一搭說著話。“楊老師,你大老遠能來我們村教這些娃娃們,我們太感謝了。”“村長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也姓楊,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你今後叫我楊叔吧。”“好的,楊叔,今後還得您老多關照。”“你今後有什麼事盡管找我,順生也在校當老師,他去年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學校缺老師就讓他頂上去了,如果你有事不方便跟我說,給他說也行。”村長是一個熱心腸,西北漢子說話直爽,人也很樸實。

楊柳她們走了大約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摸黑才到了前郭窯村小學。楊柳簡單洗漱了一下,就在村裏提前安排好的學校教師寢室休息 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楊柳才發現學校很簡陋,隻有一排土圩圍成的七八間房子,其中五間是教室,一間是支教老師的寢室兼廚房,一間是老師辦公室,一間是堆放教學設備和雜物,操場隻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一副籃球架隻剩下一個架子有球框,學生上體育課沒有球玩,隻能繞著操場跑圈圈。公共廁所在操場西頭,是旱廁,每次楊柳去廁所就感到一種恐懼,所以她盡量不去廁所。

學校隻有楊柳和楊順生二名老師,楊柳負責3、4年級的教學課程,順生負責1、2年級的課程。學生主要是附近幾個村的孩子,因為缺教師,其他幾個村小學合並到這兒了。有的孩子來上學每天得走3個小時的路,中午吃從家裏麵帶來的盒飯,楊柳不忍心孩子們吃涼飯,每天將盒飯溫熱後才交給他們吃,孩子們很喜歡這新來的女老師,自從她來了,他們再也不用吃涼飯了;她說話聲音很好聽,上課孩子們都願意認真聽,喜歡新老師教她們唱歌,玩丟手娟。

白天還好辦,到了晚上,孩子們都回家去了,學校很空很靜,寂靜得有點讓人窒息。楊柳怕夜,怕獨孤,有時在夜晚,她總感覺有一雙眼晴透過窗外的玻璃往裏麵看,她恐懼得整夜無法入眠。順生告訴她那是村裏的一個傻子,前幾年因為生病發高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燒壞了腦子,神經時好時壞,喜歡追著長得好看的女人一直看下去,但他不打人,不用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