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立於一旁。
嘉靖皇帝說,上個月,永壽宮走水,朕遷居這玉熙宮,終感這裏地曠近水,不如人意,朕想移居別宮,住哪為好?
宮中忌諱多,宮殿亭台都是木結構,最怕失火,而火災頻仍,久而久之,火字成了大忌,失火就叫“走水”了。
嚴嵩馬上說,啟奏萬壽帝君,講風水、清幽、便於修玄,莫過南城離宮,不妨遷往離宮去。
嘉靖皇帝一聽,馬上惱了,你這是咒朕嗎?
嚴嵩立刻蒙了,忙求救地去看藍道行,藍道行根本不看他。
嘉靖皇帝斥道,離宮乃英宗皇帝為太上皇避位時的住所,你難道不知道嗎?
嚴嵩知道上了藍道行的當,又悔又急,冷汗從斑白鬢角流了下來。
嘉靖皇帝又問徐階,你說呢?
徐階不慌不忙地說,啟奏萬壽帝君,不如以三殿所餘木料,責成工部尚書雷禮重修永壽宮,一個多月即可完工。
這正合嘉靖皇帝心意,他麵露喜色,又覺得,重修後改個名字才好。
高拱不失時機地奏道,永壽不如萬壽。
徐階馬上附和,更名為萬壽宮,比永壽宮名字更為吉利。
嘉靖皇帝大喜,說正合朕意。又問徐階,你兒子徐璠不是尚寶丞嗎?那就讓他兼工部主事,辦這件事。
徐階忙說,臣承旨!
風頭都讓人搶去了,這妖道害人不淺。嚴嵩別提有多晦氣了,吃了個啞巴虧,垂頭喪氣。
嘉靖皇帝又問,浙江倭寇又鬧了嗎?
嚴嵩這回找到了插嘴機會,顯示首輔的重要性。他忙說,啟奏聖上,仰賴天威,浙江全境倭寇已悉數蕩平,今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歌舞升平。日前胡宗憲進京,特上表章,請聖上禦覽。
經馮保之手,奏疏送到了嘉靖皇帝之手。
他隻略看了一眼,說,怎麼,戚家出了幾個女傑?
嚴嵩說,是。胡宗憲請朝廷旌表。
嘉靖皇帝說,女流旌表,我朝無先例,先不忙。聽說戚家軍很能打仗?比嶽家軍如何?
嚴嵩奏道,聽胡宗憲說,在百姓中,口碑比嶽家軍還好,所到之處軍民如魚水。
嘉靖皇帝問,叫戚家軍是何章程?
高拱說,並無此稱號,是民間稱謂。
藍道行又不失時機地打了嚴嵩一悶棍:天下是皇上的,貧道隻聞皇家軍,豈能有張家軍、李家軍?
嘉靖皇帝也抓住不放說,嚴嵩,既是民間稱謂,何以胡宗憲的奏章裏也有戚家軍的稱呼?
嚴嵩慌了,忙說:這當是胡宗憲的筆誤!
嘉靖皇帝哼了一聲說:胡宗憲又給戚繼光請升遷?不是剛升過了嗎?
嚴嵩說,是,升了都指揮使。
嘉靖皇帝將奏疏向桌上一摔,因功而驕,必成驕兵,叫胡宗憲、戚繼光多想點安民靖海之事,就這樣吧。
戚繼光升遷和家中女傑請表事,等於一律駁回!嚴嵩又憋氣又窩火,忙跪下叩頭: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