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這時戚家軍路過,百姓攔道歡呼,翟銓拜見戚繼光後,讓他看記功碑。
戚繼光絲毫沒有高興表示,反而說,不可這樣,令他惶恐不安,他吩咐戚繼美,馬上把立起來的碑拆掉。
何寵出麵說,民心不可違,民心不可欺,拆碑要當地百姓答應才行。戚繼光這才注意到著六品官服的何寵,這位官員很麵生啊。
翟銓引見說,他是何大人,台州人氏,官居刑部郎中,這次回鄉公幹,忙裏偷閑,桃渚軍民為你戚繼光立修敵台碑,請他撰寫的碑文。
戚繼光向何寵拱手,這可不敢當。
何寵便從袖中取出一張紙,遞給戚繼光,說這是卑職不揣冒昧寫的碑文,請斧正。
戚繼光不肯接,說不看也罷,碑都不要,碑文就無須看了。一見戚繼光如此不給麵子,何寵很尷尬。
為緩和一下氣氛,沈四維在一旁來了一句幽默,筆是改不了,人家才說斧正啊!斧子是可以鑿碑的!
何寵向戚繼光拱手,說他本無資格為抗倭名將戚繼光撰寫碑文,他是盛情難卻,他畢竟是台州人,受家鄉人之托,深感榮幸,他為戚繼光驕傲。自己可沒有半點攀高結貴的意思。
戚繼光見何寵的話已很難聽,隻好說,請何先生別誤會,不是衝你。沈四維也小聲告訴何寵,說此戰死了些弟兄,戚繼光心情不好,請何寵諒解。
何寵這才不再說什麼。見戚繼光還是堅持拆碑,養蜂老漢雙手護住石碑說,戚家軍屢次為保衛台州而戰,百姓感恩,是大家的心意,與誰都沒關係。再說,這也不是戚繼光一個人的事,誰也無權拆。
這一來,大家都勸戚繼光順其自然,別辜負了百姓一片心。既然話說到這份兒,戚繼光這才作罷,但始終沒露過笑臉。
當戚繼光帶兵凱旋,到達台州城南門外時,譚綸、唐堯臣、王可大、宋朝舉率所屬官員及台州百姓出郭相迎,何寵也跟了來。鞭炮、鑼鼓聲震天響。
百姓紛紛以點心、水果勞軍,強行往士兵手裏塞。
連王夫人也帶著婦女來犒師了,她們正把一壇壇酒捧給戰士。
譚綸說,常風嶺、白水洋之役,打得太精彩了,可以說是抗倭以來最成功之戰。唐堯臣也說開創了以少勝多之戰例。想起慈溪之役,一萬多官軍與八百倭寇對陣,還叫倭寇占了便宜,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呀!
王可大也說痛快,滅敵兩千,這真是大捷特捷呀!
宋朝舉也上來祝賀,戚家軍保國安民、功高蓋世呀!
戚繼光卻說,如不出差錯,本來不該有這麼多人陣亡的。
譚綸說他要求太完美了。
戚繼光抱拳向四方致意,感謝各位,感謝台州百姓支持。
本來台州要辦一次祝捷歡慶會,戚繼光堅決不允,王可大不得不臨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