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三(1 / 1)

第六十五章 三

誓師會上,長桌上擺了很多銀錠,戚繼光和兵備僉事唐堯臣站在軍陣前。

戚繼光說,看見這些賞銀了嗎?這一共有三千兩,我不怕領的人多,不怕領光了,不怕不夠,我怕剩下!為什麼?隻要大家勇敢上陣殺敵,賞銀才剩不下!

戰陣中士兵鼓掌。

戚繼光說,這次與倭寇作戰,約法三章,一不貪首級,二不貪得倭寇輜重,三不殺脅從者,因為有些人是被倭寇掠去的良民,被逼來打仗,他們並非真正的賊!

行軍路上,戚繼光和戚金印走在前麵,陳大成、王如龍、胡守仁、丁邦彥、陳文清、盧琦等督兵在後。

倭寇的大營紮在大田河對岸,戚繼光的營盤在這岸,兩座營盤遙相呼應。

天下著雨,倭寇營盤裹在白茫茫霧雨中。戚繼光帶人在高處觀察戰陣。戚繼光對陳大成說,這一次,倭寇一改流寇作風,居然安營紮寨與我對壘了!

戚金印認為虛張聲勢而已,倭寇畢竟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戚繼光斥責他又輕敵。倭寇多是在日本內戰中戰敗流落海上的武士、浪人,多為亡命徒,他們凶狠,武藝很精,特別是倭刀刀法,還是不容易對付的。

突然,對方號炮響了,倭寇從營寨中蜂擁而出,向戚繼光大營衝來。

戚繼光笑道,這不是來了嗎?倭寇竟敢冒雨進攻!傳我令,各營、哨馬上出擊迎戰!

戚繼美一聲“得令”,馬上點燃了進攻號炮,在鼓聲中,戚家軍奮勇殺出,與倭寇在開闊地上展開了殊死搏鬥。

倭寇很快支持不住,退回了大營。

戚家軍也鳴金收兵。

肥後和毛海峰召集紀伊等倭寇頭目計議,人人都是落湯雞模樣。

肥後很沮喪,他沒料到戚家軍來得這麼快。同他們擺開陣勢大戰,看來我們占不到什麼便宜。戚家軍占了有利地形,又在人家家門口,我們是遠道疲勞之師,又是大雨天,我們不可能按原計劃直逼台州了。

毛海峰也不想這樣長期對壘,流動作戰才是倭寇的長項。況且,相持下去,他們的糧食會出現恐慌,戚家軍可不犯愁。

肥後就叫毛海峰拿主意。

隻有放棄進攻台州的意圖,改從山間小路繞過戚家軍防線,向仙居、處州進發。毛海峰已從耳目那裏得到可靠消息,仙居、處州明軍兵力少,又是富饒之地,可以不費力地擊敗明軍,大大地掠奪一回,這也叫出其不意。

紀伊叫好,可怎麼從戚繼光眼皮底下溜走呢?

毛海峰也想好了對策,可留下一小股人馬,佯裝進攻,反複對戚家軍發起攻勢,麻痹戚繼光,讓他誤以為我們非攻台州不可,大股兵力連夜向仙居轉移。

肥後說這主意太妙了。他令紀伊先派人去探路,叫大家悄悄準備行裝,半夜後,叫他領先鋒出發,大隊隨後跟進。這期間要不停地搦戰,給戚繼光造成假象。

毛海峰囑咐,一定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覺才行。

肥後又對另一倭酋發令,馬上去叫陣廝殺!

兩軍營前開闊地上,倭寇鼓聲、螺號聲大震,倭寇又呀呀叫著衝出轅門,發起了新一輪進攻。

戚家軍陣中號炮連聲,王如龍、陳大成、樓楠等率本部人馬從左中右三麵出擊迎戰。僅僅混戰一小會兒,倭寇也不戀戰,退回轅門去了。

戚繼光帶幾個將領冒雨登上高坡觀戰,他問胡守仁看出什麼破綻了沒有?

胡守仁覺得,倭寇好像在應景,上一次出動七八百人,這一次,不到一百人。

戚繼光稱讚他很有眼光。倭寇這是想要金蟬脫殼了!

戚金印不大相信,才紮下營盤就要跑?不會吧?要跑也不能冒著大雨走泥濘的山路啊!這不是犯了兵家大忌嗎?

戚繼光說,出其不意也是上策呀。倭寇人多,給養匱乏、無後援,拖不起,又不可能贏了我們,最聰明的辦法是退避三舍,人不知鬼不覺地溜走。

戚繼美和丁邦彥來了。戚繼光問偵察得怎麼樣?倭寇有何動向?

丁邦彥稟報,咱們的探子發現,倭寇三三兩兩的人在通往大石、仙居路上踏查,還抓人帶路。

戚繼光敏銳地斷定,這些跡象更證實倭寇要轉移。

戚繼美也表示疑義,倭寇好容易紮下營寨,又在我們監視之下,他在我們眼皮底下轉移,不怕我們追擊嗎?

戚繼光分析,我們相持兩天不見動靜,倭寇心虛,他是客兵,沒有糧草接應,他該明白,對壘對他們不利。所以要跑,如果他們去掠奪仙居、處州,那裏官軍力單,他們很容易得手,我們可就被動了。

丁邦彥決定再派人去偵察。

除了偵察,戚繼光要戚繼美馬上把哨長以上軍官召集起來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