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過來的張元勳接話道,我都餓得肚皮貼後背了!
戚繼光卻不準停,他叫楊文告訴火兵頭,不管弄些什麼能吃的都行,先充饑,邊走邊吃!
過一會兒,王升和提了一籃子柿棗過來,是從老鄉家裏買來的,叫大家一人抓一把,先充饑。
張元勳搶先抓了一把,士兵一擁而上,你一把、我一把,大家紛紛吃柿棗,邊吃邊走。
騎在馬上的戚芳菲吃著柿棗對戚金印說,柿棗還挺甜呢!以後打仗多帶點。
忽然,前麵村莊裏擁出一群老百姓,用籮筐裝著一些大圓餅過來犒軍了。
戚芳菲說,真是及時雨呀!
戚繼光對楊文發令,休息一會兒吧。
士兵們爭相吃大餅。
一老者見戚繼光拿著一個大餅左看右看,就說,戚大人,別看這餅硬點,樣子也不好看,可水分少,放幾天都不壞,你們打仗時每人多帶些,省得吃不上飯挨餓。
戚芳菲說,怎麼帶?每人背一大包餅,還怎麼打仗?
戚繼光若有所思地咬著餅,他倒有了新想法,如果在餅中間穿個洞,就好帶了呀!
他從籮筐裏拿了幾張餅,給每個餅中間都挖一個洞,然後用繩子串了一大串,往肩上斜背上去,他說這不就方便了嗎?邊行軍邊吃都行!
戚芳菲拍手道,這可是你琢磨出來的,就取名叫戚將軍餅吧!
戚繼光說這名字不好,太長、太囉嗦。
戚芳菲說,那就叫戚餅,或者叫光餅!
戚繼光說,光餅好聽,這餅無餡、也不沾芝麻,本來就是光餅嘛!
兵民都笑起來。
戚繼光大喜,馬上喊來王升和,戚繼光說:舅舅,以後行軍打仗,就帶這種光餅,每人背一串,省得來不及埋鍋造飯挨餓!
戚繼光帶兵神速地趕到了桃渚,他把軍隊隱蔽在桃渚外圍,他帶將領上了棋盤山觀察敵情,隻見倭寇幾千人把桃渚團團圍住。而戚繼光的隊伍又把倭寇圍在了裏麵。
戚繼光對胡守仁、陳文清等說:如果我們進攻,不論從哪個方向打,都會放跑一部分倭寇,他們會流竄到別處劫掠,不如故布疑陣,讓倭寇掉入我們的包圍圈。
他又令戚金印,你帶十幾個火銃手,趁黑夜潛進桃渚,進城後,與翟銓配合,在城上遍插旗幟,迷惑倭寇。如果倭寇攻城,攻到城下再開火。
戚金印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