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三(2 / 2)

王本固說,這是一手高棋。大家都想不到,也就更安全。如果不是老太太偶爾送玉石露了馬腳,咱們很難發現她們。

胡宗憲說他還要再審一次,這事是戚繼光緣起,也不好越過他,審定了,再決定下一步。

王本固不卑不亢地說,按理說,我管轄的權限,到此該告一段落,可上報刑部了。至於是否用來誘捕王直,已與本案無關,也與下官無關了。

胡宗憲很生氣,手都癢癢了,真恨不得上去狠狠打他幾個響亮的耳光出氣。

但責任使他冷靜下來,對王本固這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滾刀肉,你還不能一味地強硬。但給他點顏色看,打下他的囂張氣焰還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胡宗憲敲山震虎地說,朝廷委我以浙江抗倭重任,凡與倭寇有牽連的案子,悉歸我管,你如一定單獨結案,謀取獨功而誤了大事,我會不客氣地參你一本,別說我沒提醒你。

這一下,王本固害怕了,刑部是當不了他的靠山的,他平時不善交際,他自知鬥不過胡宗憲,識時務者為俊傑,便往回拉話道,我那不過是假設,按常理而言。既然胡大人想放長線釣大魚,下官豈有不配合之理?

胡宗憲也緩和下來,那好,切勿走漏風聲,以免打草驚蛇。

當胡宗憲端茶送客時,王本固走了幾步又踅回來。

胡宗憲看著他,還有事嗎?

王本固軟中帶硬地說,既然兩案歸一案了,那塊田黃石印似乎也不該保存在私人手裏,是不是應該充公?否則於官員政聲有礙。所謂充公,當然是上繳到他的提刑按察使衙門。

手伸得太長了!胡宗憲心裏恨,口中卻說,這倒並非戚繼光所有,是老太太給了一個叫沈四維的女子,她可並非官員。她若不肯交,似乎也不犯法。

王本固表達歧見說,可這是贓物,無論是賊人用什麼手段非法得來的不義之財,均屬贓物,都在沒收之列,任何人不能截留。

胡宗憲駁不倒他,又拋出王牌,這事,趙欽差知道,本官已向他稟報過了。

王本固又上來倔勁了,他也不能將贓物任意攫取,變為私產。

胡宗憲忍著氣道,有理。人家趙欽差懂得這道理,他並無私吞之心,他說,田黃石印乃皇室宮中之寶,曆代君王都在追尋,理應回歸朝廷。

王本固說,如這樣,下官自無話說。但朝廷下旨前,這東西須存在按察使司庫中。

胡宗憲無奈,便把球又踢了回去,回頭你去跟戚繼光說,或者你直接去找那個小女子。

王本固並不覺得難堪,反而痛快地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