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2 / 2)

譚綸先不好意思了,胡公這麼說,我隻好簽了。

胡宗憲卻又笑了,說他在開玩笑,別當真。元敬說得也對,官員名署在萬民傘上,有左右小民之嫌。

譚綸提示道,這萬民傘也應讓社會賢達和裏正們出麵吧。

胡宗憲會意,謝謝提醒,一會兒就請他們抬走。

書房門緊閉著,連一個衙役都不在場,顯得很神秘。

但胡宗憲沒有料到,他手下那個獐頭鼠目的典史史民,他正隱在門後偷聽。

譚綸和戚繼光已把田黃石印的來龍去脈,以及曆史上的傳說都說清楚了。

胡宗憲把玩著石印說,可以肯定地說,這方來曆蹊蹺的田黃石印疑點頗多,你們的分析有理。

戚繼光在用推理法,可以這樣猜測,有一個倭寇頭目,從某個城市大戶人家搶得了這件珍寶,在海上不便保存,就送到大陸親人手上來了。

胡宗憲補了一句,而這保存奇石的老嫗是倭酋的親人。

譚綸特別強調,一般親戚,倭酋不會放心,一定是母親、妻子。

胡宗憲發自肺腑地感謝元敬先生如此因公廢私。不過他可以擔保,日後這塊田黃石會完璧歸趙。

譚綸卻給他潑了一桶冷水,這,恩公先別許願,傳揚出去,倘首輔嚴大人想要,或皇上想要,你還能完璧歸趙嗎?

對呀!胡宗憲一怔,馬上說,子理先生勝我一籌啊!真是這樣,那元敬損失可大了。

戚繼光一笑,他若計較這些,就不來獻寶惹麻煩了。

此言一出,胡宗憲自嘲道,我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譚綸問,為今之計,怎麼辦?

胡宗憲已有了一個設想,不過,先得摸清,這藏有田黃石印的老嫗到底是什麼人,才好走下一步。

譚綸覺得也不好平白無故地把人抓來吧?戚繼光也反對,那反會打草驚蛇。

既然不行,胡宗憲主張派人日夜在老嫗門外蹲守,守株待兔,如真是倭寇親屬,就不會沒有聯係。

這是笨功夫。如倭酋總也不來呢?豈不誤事?戚繼光覺得沒把握。

那怎麼辦?戚繼光獻策,解鈴還須係鈴人。還叫沈四維、戚芳菲她們去一趟山裏,把老嫗請到城裏來,以禮相待,設法弄清她們的真實身份再說。

胡宗憲表示同意,這樣不會動靜太大。

戚繼光和譚綸起身告辭。

門外竊聽的史民趕快溜了。他如同拾到了狗頭金一樣狂喜,偷偷溜出巡撫衙門,到客棧租了一匹馬,快馬加鞭奔杭州而去。

戚繼光決定回去就打發人上路。不過,這田黃石印似乎還應在沈四維手上合適,萬一老太太問起……

胡宗憲怔了一下,馬上說,啊,對呀,倘若老嫗索要寶物看一看,東西不在她手上,豈不要引起懷疑?

於是他又把田黃石印交還了戚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