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
海門衛和鬆門衛的烽火台上燃起了烽火。衛所城牆上士兵在擊鼓。
摩薩、築後率倭寇船隻在海麵上呐喊,向衛所放箭。
這裏正經受著倭寇新一輪攻擊的考驗。
胡宗憲的幕賓徐渭從外麵進來,拿來衛所告急文書,說紹興、寧波到台州,沿海的烽火台狼煙四起,全都告警,海門衛、鬆門衛都告急了,他們的兵力有限,又多缺員,一旦守不住,臨海、黃岩都不保。
胡宗憲問桃渚那邊有無動靜?
暫時還沒有。徐渭建議,是不是讓唐堯臣部火速增援海門?
胡宗憲踱著步,沉吟著,這會不會是倭寇聲東擊西呀?
在徐渭眼中,倭寇不過是打家劫舍的強盜,還有什麼兵法、謀略可言?
胡宗憲知道,海門乃台州咽喉,戶破堂危呀,海門不可有失!他決定派人飛馬去敕令盧鏜和唐堯臣,率所部人馬立即馳援海門!
徐渭答應馬上派人去傳令。
得到胡宗憲命令,盧鏜和唐堯臣連夜率本部騎兵離開桃渚向海門衛馳援。
真正的危機卻在桃渚這裏。倭寇果然在聲東擊西。
借著濃霧遮掩,大批倭寇船隻集合在桃渚海麵上。
指揮船上,王直對肥前、肥後說,等胡宗憲把盧鏜、唐堯臣主力調到海門增援時,我們再動手。
肥前不敢相信,胡宗憲那麼聽話?
毛海峰分析,築後、摩薩攻打海門衛,那是門戶,丟不得,盧鏜、唐堯臣必奉命去救,這是老船主的調虎離山計,萬無一失。
肥前擔心,等我們知道海門那邊消息,不是太晚了嗎?
王直很沉得住氣,說他自有道理。
宋朝舉沒有住在省城,也沒在台州,而是住在離塗下橋不遠的鄉下高牆大院的別居裏,這天他正在院中練太極拳,黃玉中來報,唐堯臣已帶本部人馬從桃渚馳援海門衛去了。
宋朝舉不動聲色地一笑,走出屋門,見外麵好大的霧,就讓人把紅燈籠升起來。
黃玉中便走到高高的旗杆下,點著燈籠裏的蠟燭,拉動繩子,把燈籠一點一點地升上高空。
宋朝舉家人都不知道宋朝舉掛紅燈籠的秘密,他告訴周圍的人,這是討吉利,什麼時候掛,得占卜得知。
但紅燈籠的奧秘,海上卻有人懂得。這不,從桃渚海上看到宋家大院紅燈一掛,毛海峰首先發現了,突然一指岸上,叫王直快看!
王直也看見,霧中一盞紅燈籠升起來,如同圓月掛在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