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
此時戚繼光已在回山東的路上。
戚繼光和戚芳菲都騎在馬上趕路,前麵是另一位百戶帶二十多匹馱馬馱著銀子,個個弓在手、刀出鞘,警惕地走著。
戚芳菲不時地回頭,京城已漸漸掩在一片煙塵中了。她不免傷心,把姑姑一人丟在了京城,也不知道姑姑是死是活。
戚繼光歎口氣,死生有命,看她的造化了,他雖寫了幾封信給京城朋友,也不抱多大希望。陳子平會去求他們幫忙打探音信,到底如何,難說。戚繼光最怕的是,嚴嵩把沈四維悄悄處死,對外根本不聲張,那可是誰也幫不了她,連消息都怕打聽不出來。
說起沈四維行刺,戚繼光並不讚成,在宰相府前行刺,這本來就不可能成功。
戚繼光盡量把話題從沈四維身上引開,先是講一路風光民俗,後來引到戚繼光的家族、世襲軍職的榮耀。
戚芳菲關心的是,認了戚繼光做幹爹,幹娘能樂意嗎?無論如何,自己是改姓“戚”了,不再是過去的“李芳菲”了!
戚繼光叫她不必擔心,有了幹爹,當然就有幹娘了。他說王夫人人很厚道,知書達理,也是將門之後。他們成親十年了,到現在還沒有孩子,她可盼有個孩子了。所以戚芳菲一定能受到王夫人疼愛。
戚芳菲心裏甜滋滋的,是嗎?
戚繼光說,王夫人多次提起,想過繼一個孩子,這回不是遂了她心願了嗎?她能不樂?
戚芳菲問戚繼光,你們家還有什麼人?
戚繼光說她這可說走嘴了,應當說“咱們家”,而不是“你們家”。
戚芳菲不好意思地笑了。
戚繼光還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叫戚繼美,小他六歲,還有個妹妹,叫戚嫻,比戚芳菲大幾歲,今年十六。
戚芳菲說:“這太好了,我又有個姑姑了。她會武藝嗎?”
戚繼光說:“將門之後,哪有不習武的,你爺爺在世時,就很開通,允許女孩子學習十八般武藝。”
戚芳菲更高興了,今後習武有師傅了。
與戚繼光差不多同時起程的胡宗憲和搭他官船去浙江赴任的譚綸,此時正坐官船行駛在大運河上。
這是一條氣派的樓船,正揚帆行駛在漲水的河道上。船上大旗高挑,寫著“右僉都禦史、浙江巡撫胡”的字樣。
船甲板主桅下,擺著一張茶幾,兩把藤椅,茶幾上擺了幾碟小菜,多數是魚。胡宗憲正與譚綸小酌閑聊。
譚綸舉起杯,恭賀胡大人,來去大相徑庭,加官晉級了呀。
胡宗憲卻說浙江這官可不好當,連著四任督、撫大員落馬、獲罪,都因抗倭無功,別省哪會這樣,在浙江為官,仿佛是船在潮頭,浪濤能把你抬得很高,也能把你打沉到水底。
這也是實情。不過,譚綸稱胡公是福將,是特例,他曾瓦解過匪首徐海、陳東,再加上一個王江涇大捷,威名遠揚,令倭寇聞風喪膽,朝廷也揚眉吐氣啊。
好漢不提當年勇。想起未來剿倭重任,胡宗憲不能沒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譚綸上任的台州,所轄六縣,臨海、黃岩、溫嶺、寧海、天台、仙居,也是倭寇騷擾最重、受害最深的地方,已經民不聊生了,胡宗憲說道,譚綸上任後,這擔子也不輕啊。
譚綸豈不知道輕重?上次京師筵席上,戚繼光曾說,須出重拳鎮壓內奸,然後練精兵外抗倭寇,譚綸問胡宗憲以為如何?
胡宗憲對這個話題並無多大興趣,內奸不能說沒有,在茫茫人海中不易察覺,他在暗處啊,不可能花大力氣糾察內奸,抗倭還是頭等大事。
譚綸又問胡宗憲,答應保舉戚繼光來浙江抗倭,這事有眉目了嗎?
胡宗憲是向首輔恩相當麵談的,他無異議,胡宗憲很自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有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