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
在台州府城臨海的山林深處,竹林環合中有一處茅舍,看起來很普通,後麵是山,前麵臨水,周圍沒有別的人家,孤零零的,顯得很安靜,整日可聞雞啼鵝叫聲。這是王直為老母、妻女選的落腳地,上個月他特地回了一趟安徽老家,把她們接到這陌生的地方。
這天,王直和毛海峰騎著毛驢來到這裏。他們是一身客商打扮,顯得很謹慎,離茅舍還有百餘步,他們就停下來,在小溪畔飲驢,不住地四下張望。
毛海峰卻相不中這窮鄉僻壤。他一直埋怨父親,咱家有的是錢,不把奶奶、娘和妹妹安置在杭州、寧波享福,弄到大山裏來多受罪!
這才不顯山不露水。王直讓毛海峰記住,千萬別在他奶奶、他娘麵前說走了嘴,她們若知道他們父子的“海上生意”是幹這行,那她們得嚇死!
隻見籬笆門開處,一個端莊秀麗的少女挑著一對木桶出來,到有小木橋的溪邊擔水。
毛海峰認出是海雲妹妹,正要打招呼,王直拉了他一把,不讓他出聲。他是怕周圍有生人。
等王海雲擔了水走進了籬笆院,王直父子又圍著小院轉了一圈,確認沒有可疑處了,王直才對毛海峰說:“走,進去吧。”
女主人顯然是虔誠的佛門信徒,屋內佛龕內供有一尊銅佛,香爐裏的香正燃著,青煙嫋嫋。
王直的猝然出現,驚動了母親、妻子和女兒,一家人全擁到客廳來,頓時掀起一陣啜泣聲。
王直一進屋,就放下肩上的錢褡子,給老太太跪下了:“不孝子回來看母親大人了。”
老母扶起王直,哭著說他心狠,心裏根本沒有這個老娘,把她們娘幾個接到深山老林裏,扔下就不管了,老太太說,寧可不要他父子在外頭賺大錢,一家團圓比什麼都強!
又是老一套嘮叨,王直聽慣了。可他不願惹老娘生氣,就再三賠笑臉,說是兒子不孝。
毛海峰忙替他爹開脫,讓奶奶別怪他爹,都是生意太忙,顧不上常回家。
王直娘不信生意忙成這樣,她一再追問父子倆一向都做些什麼生意,怎麼常年不在家,扔下她和媳婦、孩子受清風?
王直妻子一直在抹眼淚,女兒王海雲也在一旁冷冷地看著王直,毛海峰不時地用眼睛瞟她,她故意躲開他的視線。
王直隻能編理由:都因為世麵不平靜,想常回來看看,卻辦不到。
毛海峰也說,他和爹又賺了不少銀子,讓奶奶放心過好日子。
王直娘唉聲歎氣,過日子是過人丁興旺,光有錢有什麼用?還不是一日三餐,一張五尺床就夠了!
王直連忙從懷裏掏出些銀票,塞給他娘,說是銀票,在哪個錢莊都能兌。
老太太不認字,看著那紙片發愣,這張花紙片能當銀子花?她信不實,叫海雲過來看。
王海雲看了一眼,不無譏諷地恭喜奶奶發財了,這十多張加起來,有五萬多兩的銀子呢!
老太太嚇了一跳,眨著眼,摸著嘩啦啦響的銀票說,五萬兩?兌成銀子,那夠拉十大車了吧?這爺倆做啥買賣一次賺這麼多呀?搶劫也沒這麼快呀!莫不是一鍬挖出個元寶井?
王直好不自在,老太太一句無心話,卻叫他有如芒刺在背。
說話時,王直妻子一直憂鬱地看著他爺倆,她並不因五萬兩銀子而動心,反而更疑懼、更害怕了。
王海雲的目光則充滿了鄙視。毛海峰把王海雲叫到一邊,給了她一個小木匣,打開來,是一個黃緞包,裏麵有一塊奶黃與暗紅相間、羊脂玉一樣光滑的石印。
毛海峰告訴她說,這可是寶貝,雖說不出來曆,可這上有“國之寶”三個字,像是宮中物,毛海峰讓海雲好好保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