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派的雙龍陣如行雲流水般飄出了演武場之後,鎮遠鏢局的總鏢頭孟光明就親自率領著數百名手執各種武器的精壯武士闖上了場來,勢如五百羅漢下凡塵,刀山劍樹滿乾坤,把個演武場給塞了個滿滿當當。這些武士不但手中所執的武器各異,服裝打扮也絕少雷同,所表演的武術套路更是各具風姿,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孟光明身高體闊,著一身黃緞子的武士裝,腰係一條大紅色的緊身布腰帶,手執一杆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地在當場一站,亞賽是金剛再世,羅漢現身。待到全場的武士各具方位在演武場上亮相站定,他舉起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在空中一招,數百個武士刀槍並舉,鞭鐧齊發,便各展奇技舞動了起來:
一霎時,滿場上的長槍大戟如怪蟒出洞,戟尖槍頭抖似金雞啄米,點點燦若梨花;單刀逼宮,雙刃搜魂,寒光閃動,如瑞雪飄灑紛飛半空;劍走行如高山流瀑,長河瀉坡,喧囂奔騰,爍爍光華奪目四溢;流星錘如流竄飛矢,星鬥闌幹,播雲弄雨;三股托天叉金環串動叉盤聲震,如鼓浪湧波,連綿不斷;陰把棍陽把棍三節棍橫掃斜劈,盤頭擊地,如風起雲湧雷電齊鳴;就好似錢塘江頭湧雪嶺,朱仙鎮前起戰雲。
似這樣龐大的表演陣容,區區一個鏢局哪裏會有這麼多的人手;這都是在賈相臣、董卓然、袁天雄等人幫助下聚集起來的。在金沙鎮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武風興盛的大村鎮,能夠上得台麵來表演個武術器械套路的人家家戶戶都有,又何止隻有這些。他們是在登記訓練的基礎上選拔出來的,都是個中的佼佼者,人人都有一套獨具一格的嫻熟套路,經過這十來天的短期點撥訓練,便達到了今天這樣的表演水平。
就在場內的眾多武士舞刀弄劍、拽槍使棒的把陣勢一拉開,孟光明也穩紮馬步,橫刀當胸,前刺後砍、上劈下斬地揮舞起來。他手中的這杆青龍偃月刀是仿照傳說中三國時五虎上將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所製,通體由渾鐵打造,重達八十二斤。因其寓有“留下偃月寫春秋”之意,故又稱“春秋大刀”。
這杆青龍偃月刀是鎮遠鏢局的鎮局之寶,刀體沉重,一般人舉起來都不容易,就更不要當做應手的武器來使用了;孟光明也不過是在平常練武打熬氣力時舞弄。由於他在這杆大刀上浸潤日久,使動起來舒緩流暢,氣勢威猛,劈砍斬架、截撩掛挎,章法自然,一會兒纏腰橫掃,一會兒盤頂舞背,變化多端,九九八十一式刀法使下來,博得滿場喝彩。最後一招使下來之後,他將刀換右手,立地當場,又舉刀一招,全場的表演應令而止。隨之,在演武場的周圍爆發出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集體表演一結束,名家的個人表演隨即開場,燕紫瓊作為特邀代表首先亮相表演。隻見她全身緊束藏青色的武士裝,紅帕罩頭,腰係武士帶,足登抓地虎快靴,左手背劍,右手亮指,似燕子穿雲一般飛身躍到了演武場的中央。未曾亮相表演,她先左手翻腕壓劍,抱拳當胸,麵向台上台下的觀眾行了一圈的武士禮,以示自己的謙卑之意。她的這種禮式為武林人士所共識,在觀眾之中沒有幾個人不識得的,紛紛鼓掌答禮,以示謙辭。
燕紫瓊行禮已過,在一片掌聲的回應下,左手背劍,右手並指倏然向頭頂上一翻,並步亮指,使出開手一招“丹鳳朝陽”亮相當場,然後換劍右手,在胸前將劍向前一遞,就輕風穿柳似地刺了出去。緊接著,她虛步後退,抽身坐胯,劍尖上揚,腕上用力一擰,一招“迎風揮扇”向著右上方揮了開去。劍式已經發動,便如行雲流水般使了下來,繼而仆步下劈來了一招“金花落地”,又躍步平掃,來了一招“掃地金波”,轉瞬間舞起了一陣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