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後羿”號不同,在“白起”號上有專門的司令艦橋,準確說是一間麵積大約有兩百平方米的水密隔艙。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艙室,不但使用高強度複合裝甲包裹起來,還設在艦體內部。
在功能上,司令艦橋更像放大了,功能更加全麵的作戰指揮中心。
艦橋的正中間,就是一個巨大的三維投影屏幕,準確說是用幾塊透明有機玻璃圍起來的顯示區域。在離地麵一米的高度上還有一圈黃色警示帶,地板上更加用黃色標線把投影區域圈了出來。這麼做,也隻是為了提醒從附近經過的官兵。用玻璃把顯示區域圍起來,除了阻止官兵進入該區域之外,還可以利用玻璃內表麵的增強反射層提高顯示影像的亮度,讓影像更加逼真。
顯示戰場信息,對細節有很高的要求。
另外一個用途,有就是能在玻璃上設置備用的觸碰按鍵,確保在智能控製係統發生故障之後,還能用傳統方式輸入指令。哪怕效率低得多,也不會因為沒辦法下達指令而喪失旗艦功能。
在影像出現變化的時候,章晨江站了起來。等他走過去,開始出現的那幾個代表威脅的光標上麵已經有了注釋信息。緊接著,注釋信息的詳細內容就顯示在他的麵前,一塊單獨的區域裏麵。
所有操作都是由具備學習能力的智能控製程序完成。
從“蔚藍艦隊”成立的那天開始,“白起”號就是章晨江的旗艦,隻要率領艦隊離開了軍港,不管是訓練,還是說執行作戰任務,除了偶爾去被袁文盛霸占的“水星”號,他基本上都在這艘戰艦上。也就是如此,“白起”號的智能控製程序通過持續的學習,早就熟悉了章晨江的日常舉動,對他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根據他的肢體動作推測出他的意圖。
在看清楚顯示出來的詳細內容時,章晨江頓時瞠目結舌。
大概是覺得自己看錯了,他還揉了揉眼鏡,才確認沒有眼花,而且他也沒到老眼昏花的年齡。
沒錯,確實是紐蘭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隻不過並不是新銳的“B二一A”,也不是仍然比較先進的“B二A”,而是已經服役了差不多八十年,還要繼續服役十幾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種“百年轟炸機”的“B五二H”。至少都有二十架,而且從東南方向飛來,很有可能是來自奧洲。
關鍵還有,這些轟炸機肯定沒跟那些從迪西亞基地出動的加油機會合。
其出現的地點,距離迪西亞基地有差不多三千千米。
如果是從奧洲飛過來的,這些“B五二H”也用不著在飛行途中進行空中加油。憑借超過一萬千米的航程,完全能夠在投下導彈之後返回出發基地。更何況,在必要的時候還能飛往獅泉城降落。
隻是,派“B五二H”來對付“蔚藍艦隊”,紐蘭空軍還真是看得起這種轟炸機。
早在三年之前,由花蝴蝶領導的情報機構提供了一份跟這種轟炸機有關的情報,即紐蘭空軍計劃用三十億紐幣,對還在服役的六十架“B五二H”進行改進,將服役壽命再延長十五年。
按最初的計劃,不但要為這些轟炸機安裝數據設備,還要更換發動機,將轟炸機的作戰能力提升一個檔次。隻可惜,受各種因素影響,眾多的改進項目陸續取消。比如說更換發動機的事情,就因為紐蘭空軍在幾十年前采購了上千台“TF三三”渦扇發動機,庫存一直都沒有用光,所以沒能獲得空軍司令部支持。紐蘭空軍堅持讓“B五二H”繼續服役,而不是保留性能更好的“B一B”,就與這些庫存發動機有關。不把過剩的發動機報銷掉,而是在轟炸機全部退役之後走銷毀程序,那麼當初主張買下這些發動機,而且從采購項目中拿了回扣的人員都會倒黴。
正是如此,按紐蘭空軍做的規劃,最後一批“TF三三”將在最後一架“B五二H”退役之前裝機。
當然,讓“B五二H”繼續在第一線戰鬥也跟“B二一A”有關。
不是說“B二一A”的性能不夠先進,無法取代這種“祖宗輩”的轟炸機,而是產能一直沒有提起來。更重要的是,“B二A”總共隻生產了二十餘架,而且損失了幾架,隻剩下十四架在服役。另外一種轟炸機,即“B一B”因為維護保養太麻煩,延壽升級的成本太過昂貴,所以一直沒獲得紐蘭空軍重用。反到是結構牢固,技術含量低的“B五二H”更適合進行延壽改進。
紐蘭空軍還有一個目的:借此擴大轟炸機群的規模。
此外,“B二一A”確實無法滿足紐蘭空軍當前的作戰需求。
按照最初規劃,將用“B二一A”取代三種戰略轟炸機,把戰略航空兵的作戰能力提升一個檔次,並且通過統一機型來簡化後勤保障,降低日常維護保養的開支。隻可惜,在設計階段,“B二一A”針對的其實是降低的作戰需求,因此在很多方麵,尤其是航程、載彈量與作戰飛行高度等核心性能指標方麵,“B二一A”不但沒提高,反到比取代的三種轟炸機要差。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不再要求具備低空突防的作戰能力。
“B二A”不但擁有出色的隱身性能,還能超低空突防。也就是為了獲得超低空突防的飛行能力,才在氣動外形上做了妥協,包括采用能安裝更多控製麵的雙W型機尾,以及更加牢固的機身結構。
通過取消低空突防,“B二一A”不但大幅度減重,在外形上還更加注重隱身。
針對立項時確定的作戰用途,“B二一A”的這些設計特點沒有什麼問題,對提高作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可惜的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五年前的梵斯戰爭期間,紐蘭空軍無奈的發現,核心性能指標縮水的“B二一A”不適合這種高強度戰爭。尤其是在遠離紐蘭國核心利益圈的外圍地區,過短的作戰半徑,非常勉強的載彈能力,無法長時間在超低空飛行,讓這種擁有強大隱身性能的轟炸機,往往處於有力卻使不上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