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束了,留下了諸多遺憾,第二卷結束得有些匆忙,很多情節其實還可以展開,但因為感到文筆和寫作功力不夠,雖然有好情節但卻沒辦法寫出來好故事,白白讓讀者們看過後失望,所以幹脆完文了。
其實,在第二卷真正想說的,就是本人對國際形勢的看法,現在中日關係的焦點,大家全都集中到釣魚島上,其實釣魚島隻是主權的一個標記而已,其經濟和戰略價值都不是太大,和南海更無法相比,而日本人偏偏把釣魚島吵得很熱火,甚至不惜因此損害中日關係,所以我認為日本人的真正意圖,肯定不是局限在釣魚島這方寸之地,釣魚島隻是個吸引眼球的熱點話題罷了,真正關於長遠利益的,還在廣袤的東北腹地。
在一般人看來,朝鮮和日本結盟是天方夜譚,但我認為不無可能,朝鮮和中國的關係遠沒有口頭上說的那麼好,並且朝鮮還一直想恢複核試驗,在很多問題上也並沒有和中國一條道,所以朝鮮假如為了自身國家利益,和日本合作,能在日本的幫助下武力統一半島的話,對朝鮮而言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完全存在這個可能。
而日本人幫助朝鮮而不是選擇幫助韓國,是因為韓國假如統一半島,則半島在軍事和經濟實力上很有可能趕上日本,這對日本來說是不情願看到的,但朝鮮即便是能統一半島,最多也隻是在軍事實力上有威脅,但經濟上日本甚至可以滲透半島,進而掌握半島的命脈。
並且日本人假如幫助朝鮮統一,則朝鮮必定對其感恩戴德,說不定會租借幾個關鍵地區給日本。假如日本人以開發為名,在靠近東北的朝鮮境內搞一些秘密基地,難保不會對中國產生威脅。
而能抑製日本人實現這一陰謀的隻有美國人,美國人和日本的利益關切點不同,雖然有所謂的軍事同盟和相似的社會價值觀體係,但在國家利益上,什麼價值都沒有國家利益重要,美國人把日本當成控製東亞的一個砝碼,現在主要是用來平衡東亞各國和中國的關係,充當美國重返亞洲的馬前卒,但假如這個馬前卒想自立門戶,進而挑戰中國在東亞事實上的老大的地位,則必然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人可不想再被日本拖下對華戰爭的泥潭。日本的島國心態,始終有一種不安全感,想尋找一塊大陸來永遠延續大和民族,所以其對大陸領土的渴望是一般國家難以理解的,和平憲法這個套在日本身上的籠頭,終究有一天會被日本人拿掉,因為這是他們天生的焦慮驅動著求生的本能,沒有什麼力量能夠禁錮或者長久阻止這種本能,所以日本對外擴張,是必然的。
美國人能不能看好日本,能對日本的右翼化容忍到什麼程度,關鍵就要看其對和平憲法修改的態度,假如一直曖昧不清,那日本這匹烈馬掙脫韁繩的日子就不遠了。
以上是本人對東亞局勢的一點粗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