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五問新晉商(1 / 3)

序言 五問新晉商

首先聲明,我不是仇富主義者。

隻是這些年在從事文化產業研究過程中,接觸了不少新晉商。他們有的是在海外發展歸國創業的;有的是在中央或者省級機關工作後來下海的;還有的是從山裏挖煤開礦起家一夜暴富的。論文化和管理,前兩者的優勢明顯要強於後者,但如果論實力和社會影響,後者的優勢要遠遠超過前者。

現在大小媒體,隻要談論新晉商這個話題,大部分談論的都是山西的煤老板和暴發戶。

山西煤老板之所以聲名遠揚,成為新晉商的主流人物,最早就是因為他們的出現,救活了北京的樓市。

北京一位開發高檔房地產的朋友跟我們說,山西的煤老板簡直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前幾年宏觀經濟調整,銀根緊縮,作為我們房源銷售主要對象的外企和白領也捉襟見肘,大批房子賣不出去,銀行又天天催還貸款,眼看就要破產了。突然一天,從山裏來了一批貌不驚人的山西土老帽兒,懷揣著大筆的現金,一下子就把我們的所有空房都買走了。

沒有新晉商,就沒有北京紅火的地產業。

在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政策下,北京、上海、海南以及東南沿海各市的樓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還有暴漲的趨勢,這救世主的扮演者就是新晉商。在房地產老板眼裏備受垂青的新晉商,在普通百姓和專家學者眼裏,卻越來越多地遭到了質疑,大致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官煤勾結何時清?

一個外地人到山西來投資煤礦,在這些年煤炭行情暴漲的情況下,他卻賠了個血本無歸。問起原因來,讓我們大吃一驚:山西官煤勾結,擠對得他無法生存。他投資煤礦的那個縣,書記、縣長和當地一個大煤礦主是稱兄道弟的哥們兒。他的煤礦剛剛開張,書記、縣長就給他做工作,提出讓那個大煤礦主的小舅子來當執行礦長,為了和地方上搞好關係,他答應了。過幾天,執行礦長一來,就提出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條件:煤礦的利潤要二八開,投資人占兩成,執行礦長占八成。投資人當然不幹,於是就把那個執行礦長轟走了。從此以後,這個煤礦的厄運就來了:三天兩頭就有縣裏的人來檢查,以種種借口封礦停產;隔三岔五就有當地的壞人來搗亂,明搶暗奪。一年下來,投資人的幾千萬打了水漂,最後抱恨而歸。

煤炭,是一個暴利行業,也成了一個搶錢的行業。山西煤老板勾結官員,霸占資源,壟斷市場,橫行一方,為天下人所不齒。

還有一個故事:京城電視台一位著名記者來山西調查官煤勾結,接到群眾舉報,某縣委副書記的哥哥,經營著一座年產幾十萬噸的大礦。雖然這個礦手續完善,但涉嫌利用職權侵占國有資產。記者費盡功夫終於調查了個一清二楚。可剛剛回到北京,領導就給他婉轉地說:上麵有人打招呼,今年山西曝光的事件太多了,影響穩定,你拍的那個片子放放再說吧。這一放,到現在都沒有播出。事後這位記者感慨地說:那些貌不驚人的山西煤老板真是手眼通天。

二、豪奢之風何時了?

曆史上的晉商曾以勤儉質樸聞名天下,清時有學者評價山西人:“質樸淳厚,有古陶唐之風。”

而今天的新晉商早已把祖訓忘得幹幹淨淨。北京某著名商廈以賣高檔奢侈品聞名,由於價格昂貴,來這裏購物的客人被北京人戲稱為“京城四大傻”之一。可誰也沒有料到,經常來這裏冒傻氣的並不是不懂行情的外國人,而是那些新晉商。

上百萬的首飾,上千萬的家具,上億元的古董,成了新晉商瘋狂購置的對象。北京人開玩笑地說,沒有山西煤老板的捧場,這家高檔奢侈品商店早就垮了,如今不僅沒有關門,而且還在太原開起了分店,買賣相當紅火,說來說去,還是山西“傻帽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