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像尼克一樣活出不受限的人生(1 / 1)

“朋友和家人常常不能理解,為什麼那些心情壓抑的人會如此受傷。原因可能無從知曉,那些自我傷害的人可能心裏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也可能是那種創傷巨大到無法對人傾訴。你隻要守護那些傷心的人,在他們想要傾訴煩惱的時候耐心聆聽,讓他們想起還有其他人關心他們,由此讓他們相信自己是被愛和被珍惜的。”

在災難與困苦麵前,在孤獨無力的時候,我們總會盼著奇跡的發生。就像尼克在絕望時曾經向上帝禱告賜給他長出四肢的奇跡一樣。尼克最終也沒有得到手與腳,但尼克的成就,卻驗證了他不需要手與腳,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今天,尼克成為大家的奇跡,每個在困難中掙紮的人,都可以從尼克的故事裏得到力量。

“如果尼克能夠做到,我就也能做到”

尼克·胡哲的事業是將自己克服自我毀滅的故事與全世界的人分享,他認為身體殘疾帶給他的一切挑戰都是值得的,因為他能夠成為別人的奇跡,為更多受苦的人帶來希望與見證。

很多人都會說:“如果尼克能夠做到,我就也能做到。”尼克成為許多人克服困難的信心源泉。

有一次,尼克演講完往回走的時候,看見一位姑娘在冰涼的地上坐著,尼克預感到那位姑娘可能遇到了難題就走了過去。果然那位名叫納塔利的14歲女孩正在自殺的想法中不能自拔。尼克並沒有評價納塔利的想法,隻是講述了自己童年時候的沮喪與痛苦,以及如何堅守信念,走到今天的故事。納塔利正需要一個人的傾聽而不是評價與譴責,尼克教她如何將悲傷轉成快樂。於是,後來納塔利回到了父母身邊,再也沒有自殘與自殺的衝動了。

尼克就是這樣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奇跡。很多人麵臨絕望時,聽到了尼克的故事,便萌生了新希望,尼克能做到的,我一樣能夠做到,希望就這樣,像一顆種子種進了心涯裏。

15歲的吉娜,有一個充滿辱罵與衝突的童年,因此內心冰冷、充滿敵意,12歲的時候她開始用硬物傷害自己。“當你開始演講的時候,我好像是在聽,但又不想讓自己聽進去。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所有其他的東西都褪色了,隻有你在那裏,對我說上帝愛我,對我說我有一個目標,對我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對我說我是美麗的。”於是,吉娜消除了所有的防備,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希望進入了她的內心,她開始寓信念於行動,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丹尼爾日”

2008年,尼克·胡哲在演講時遇見了被家人帶來的十九個月的丹尼爾,一個同樣沒有四肢的寶貝。自此以後,尼克成了丹尼爾的榜樣,尼克的父母也給了丹尼爾的父母詳細的指導與幫助,相同的命運將他們聯結在了一起。

尼克的成長經曆為丹尼爾提供了最好的借鑒,丹尼爾像尼克一樣學習遊泳,自己做事,清潔衛生,使用電腦與特製輪椅,尼克成為丹尼爾一家的奇跡,丹尼爾的父母不用再像尼克的父母一樣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撫養沒有四肢的孩子了。

丹尼爾比兒時的尼克還要英勇無畏與喜歡冒險,同樣丹尼爾入學後,也開始承受尼克當年的壓力,被欺淩與孤立。尼克聽到丹尼爾的遭遇,仿佛又重溫了當年的感覺,於是尼克來到丹尼爾的學校,主動要求給學校的孩子們去演講。“丹尼爾日”出現了,丹尼爾也像尼克童年時一樣,主動去給其他的同學分享他沒有四肢是如何做事的,消除了別人對殘疾孩子的誤解,尼克成了丹尼爾的保護神。

尼克小時候總是祈禱上帝讓他長出手和腳來,因為他沒有手腳而備受侮辱,漸漸地尼克明白也許沒有手腳自有其特別的安排和用途,即使沒有手腳他也一樣要活出一個有意義、有目標的人生。果然,這在尼克成年後得到了驗證。除了丹尼爾外,另外一位女版尼克——布魯克·威利森,同樣以尼克為榜樣,她的母親相信她會過上好到不可思議的生活。他們有著相同的決心、愛和熱情。那種不管不顧的態度,有時候能嚇人一跳,那是他們對人生充滿激情與興趣所致。擁抱他們是最美妙的事。當你擁抱尼克和布魯克的時候,由於他們沒有胳膊,所以你能夠和他們的心貼得那麼近,這總是讓我感歎不已。

在尼克之前,別人很難去想象一個沒有四肢的人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對於尼克這樣的人隻能寄予憐憫與同情,甚至在一些貧困地區,殘疾的孩子會被處死或者遺棄;而在尼克之後,人們重新調整了對殘疾人的看法與態度,尼克成為困境中人們的指路明燈,在尼克的激勵與示範下,人們不再受限於成見,並且也能活出不受限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