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榮俱榮(1 / 2)

21 一榮俱榮

省局上午九點要召開收入工作的視頻會議,通報全省國稅收入入庫進度,高振民和在家的局領導以及所有科長都要參加。按省局年初下達的國稅收入計劃,北湖市到五月底隻完成三十八點三億,占計劃進度的百分之四十八點八,離六月底收入過半還差五個多億,形勢不容樂觀。主要稅源北湖化工集團,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飆升,已經連續八個月利潤虧損,企業資金鏈相當緊張。高振民要計財科電話通知下麵各縣區分局,迅速把欠稅情況上報市局,視頻會議後將組織專門班子下去督促稅收入庫,今年的新欠一定要堅決收上來,曆年的陳欠也要盡量壓減,對短收較大的分局,實在沒有欠稅的,就隻能適當收點過頭稅了。

林文建去長儀縣局督促國稅收入,在那裏待了四天,鄭重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離過半還差一百萬,他和計劃科長拿起算盤算來算去,實在算不去哪家企業還有稅源潛力,幾家煤礦原來生意紅火得發紫,但有兩家去年底了出了幾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死了幾十個礦工,已經被安監局勒令停產,煤老板逃跑後又被抓了回來,聽說還要封窯,隻有紡織廠還欠著一百多萬的稅款,但這是家國營老廠,欠的稅款也有好幾年了,企業風雨飄搖,隨時都有可能倒閉。

林文建給鄭重出了個主意,要他把紡織廠的廠長叫過來,廠長姓魏,是個女的,芳名魏必卉,林文建問她:“眼下企業的困境是市場原因還是資金原因?”魏廠長回答說:“是資金的原因,我們手頭早就接了中東裝屍袋專用布匹的訂單,缺的就是啟動資金,如果有了錢,未必會欠國家的稅款,也未必會發不出工資和獎金,還未必會……”

“怎麼這麼多未必會?”林文建打斷了她的話,突然想起了她的芳名:魏必卉,林文建覺得有些想笑。

“那得要多少啟動資金?”林文建問。

“三百萬,三百萬就夠了。”魏廠長說,“我們找過銀行,跑斷了腿,說盡了好話,可人家那個牛氣勁,愛搭理不搭理的,未必會相信我們企業。”

“這樣吧,你們重新調整下貸款計劃,報告上寫四百萬,我們去麵幫著找縣長,要縣長再找銀行,幾家一起現場辦公,爭取解決你們的困難,但有個前提,貸款批下來後,你們要保證先交一百萬稅金,剩下的三百萬仍然是你啟動資金的目標,等企業發展了,再把剩下的欠稅補交了也不遲。”林文建說得有理有節,軟中帶硬。

魏必卉聽了林文建的一番話佩服得五體投地,連忙說:“市裏來的領導水平到底不一樣,令人茅塞頓開,隻是縣長和銀行未必會同情我們,一切還得靠林局長周旋,林局長救我,也就是救企業幾百號人啊,到時我們職工一定會敲鑼打鼓去市政府為林局長請功,我這就回去準備報告了。”

看著魏必卉遠去的背影,鄭重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這些國有企業的廠長,生存真的不容易,沒有一定的覺悟和境界,真還吃不了這個苦。”

當天下午,林文建就找到了長儀的縣長,他跟縣長已熟悉多年了,當年在省委黨校,一起同班培訓過半年,交情早已非一般所比。林文建開門見山,說:“四百萬既可把紡織廠救了,又能多收一百萬欠稅,兩全齊美的事何樂不為。”縣長說:“關鍵在銀行,張行長不相信魏必卉她們的發展前景,怕貸出去的錢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個張行長呀,每次我去找他,盡會打表麵哈哈。”林文建就啟發他說:“有時候必要的政府幹預還是要的,不然怎麼叫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呢,行長不聽縣長的,我們可以找管著他帽子的上級嘛,經濟要與政治聯姻,馬克思早就說過,政治經濟學呢,沒有政治哪來的經濟嘛。”林文建的一番高論,同樣使縣長一時聽了有些發懵。

事不宜遲,縣長決定第二天就召開政、稅、銀、企四方參加的現場辦公會議,林文建擔心張行長又玩兒空手道,當天下午就找了他在省工行的一個同學——人事處的處長,處長聽了情況後,當即給市工行的行長打了個電話,著重提出要照顧解決好。

第二天,縣政府會議室,四家準時都來了,魏必卉把報告分別打印了幾份,果然不出林文建所料,張行長看了後就開始找理由推,說現在的信貸規模控製得緊,權限都收歸市裏、省裏了,他是有心無力。魏廠長聽了就有些著急:“四百萬,區區四百萬你們都不給,你們知不知道,有了這四百萬,我們就能接中東裝屍袋專用布匹的訂單,接了訂單我們就能翻身,就能更新設備、改造工藝,全廠六百多號職工也就未必會為小孩讀書、老人生病而犯愁,你這是故意把我們往死路上逼,告訴你,把我們職工逼急了,大家未必都會有好果子吃,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信不信由你。”魏必卉一番話雖有點言辭過激,但還真說得入情入理,林文建坐著默不做聲,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