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3 / 3)

“你與那個同行不可能有什麼關聯,你們從未謀個麵。”

“我從他的思路和破譯方法中感悟到,我與他有很多相同的東西。其中一些方法是我多年前與一個同行獨創的。但她不可能走到這個隊伍裏來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請你告訴我。”

“你盡管與他進行書麵交流,最終能破譯開日軍密碼就行,不要管他是誰。”

“不!這人就是張秋琴!請你告訴我真相,否則,我不會再動一字一碼。”

“這事得向上峰請示,明天答複你。”

這一夜,他與那個同行在紙堆裏又進行了一次暢快交流。

第二天,上司來了,告訴了他關於張秋琴的真相。上司說:“你與她的交流隻能限製在書麵往來上,目前的局勢你們不宜一同工作。希望你以國家利益為重,繼續以這樣的方式,密切同她合作,盡快破開日軍密碼,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陳右軍興奮了。“我隻要知道她還活著就足夠了,並沒有同她朝夕相處的要求,這樣的交流方式很適當。我相信,不久,我倆將給你們一個驚喜,回去聽好消息吧。請轉告其他上司,在我們未破開這部密碼以前,不要再到我這裏來添亂了。”

被同一部密碼相係的張秋琴,也是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陸續收到了幾份書麵交流材料,同樣漸漸感知到似曾相識,也是以幾乎同樣的口吻探求到了陳右軍的真實情況。她很快以極大的心勁投入到了與他的業務交流當中。

陳右軍的出現,使她時常回憶起女兒島的一幕慕,心裏有了一些奇特感受。她相信陳右軍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她知道,他倆的思路相通,他倆的心脈相通,但這種感受隻能靠天各一方獨自體味了。這是雙方惟一的情感表達方式,其他別無選擇。她曾三次寫信傾訴對陳右軍的思戀之情,其中一封還探討過倆人有無可能結下百年之好。她把這三封信陸續夾在密碼分析交流的材料中傳給陳右軍。但陳右軍在轉回的材料中從來沒有給過她類似內容。她知道上峰會對他們交換的材料進行檢查,他們不會讓兒女情長的內容傳給對方。他們一直在阻止陳張有超出業務交流範圍的接觸,哪怕是不能謀麵的心靈交流。但也不排除陳右軍拒絕她情愛要求,壓根沒給她回信的情況。早在張宅和特訓隊時,她就一直摸不透他這方麵的心思。

兩個月後,那部密碼達成了破譯。陳右軍與張秋琴聯合攻關破堡的做法,得到了他們自己和上司的充分肯定,成了他們日後密碼破譯的主要方式。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他們共同破譯了日軍多部密碼,獲得的情報近千條。其中,日軍偷襲珍珠港、山本五十六出巡等曆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在他們破獲的情報中事前都有所顯示。至於相關方麵對這些情報是如何運用的,陳張就不得而知了。

陳右軍、張秋琴破譯日軍密碼,獲取大量重要情報,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知此等內情的人卻寥寥無幾。

抗戰勝利後,陳右軍不滿國民黨發動內戰,不願繼續在特工係統從事密碼破譯工作。他以自殘相要挾,堅持隱退一方休養。敵特組織反複做其工作都無濟於事。鑒於他為抗戰做出過突出貢獻,鑒於他已經兩次割腕自殘的事實,上峰同意了他的請求,但要求他始終在特工有關部門的監視下生活。

張秋琴因迷戀密碼破譯這個行當,因政治立場在多年的敵特工部環境中逐步被軟化,她對在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下屬的一個單位被委以重任沒有提出異議,心安理得地繼續著她的密碼研究工作。現在,她負責研究的密碼有國外方向的,也有共產黨軍隊的,這就表明她已漸漸走向了共產黨的對立麵。事實上,早在被捕後,她雖沒有出賣組織和同誌,但她在密碼破譯和情報獲取工作中,已經做了一些有益於國民黨特工部工作、有損於共產黨軍隊的事情。從她被降服的那一天起,她再也沒有生過棄暗投明的想法,認為隻要不親身投入對付共產黨的戰鬥,不親手殺害共產黨人,自己良心就能過得去。既然自己不能再回到共產黨的隊伍中,那就在這裏即來之、則安之吧。

這是張秋琴叛變革命的一種表現形式,並身不由已地使之持續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