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螞蟻螞蟻 第214章 飄風驟雨(1 / 3)

比賽告一段落,場下列隊完畢。

眾多兵士齊刷刷舉頭望向看台。

趙勝站在看台上,高舉著雙手做出下按的動作:“好!大家安靜!受大王的委托,我宣布,今日的賽馬大會圓滿成功,取得了預期的結果,哦不,是效果。用三句話來說,這次大會,是一次公平公正的大會,是一次鬥誌昂揚的大會,是一次…,是一次…,是一次…”隻見趙勝從袖子裏掏出一卷竹簡,打開看了一眼後,又卷住放了回去,接著道:“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大會。這次大會之所以這麼成功,得益於大王的殷切囑托,得益於大王的諄諄教誨,得益於大王的鼎力支持。大王常對我說,我們要望梅止渴,哦不,是要飲水思源,趙國能有今日這般景象,離不開先王們的高瞻遠矚、雄才大略,離不開將士們的前仆後繼、舍生忘死,離不開百姓們的辛勤勞作、無畏犧牲。這裏要說明一下,這個無畏犧牲的畏,是畏懼的畏,不是稱謂的謂。我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的大王把功勞都給了先王們、將士們和百姓們,卻從未說過他為了趙國,經曆了多少膽戰心驚,哦不,是心驚膽戰,哦不不不,是心驚肉跳,還不對,是…,是…”袖子裏的竹簡又拿出來展開、卷住放了回去:“經曆了多少徹夜不眠的日子。因為大王,長平之戰,我們雖敗猶榮!因為大王,麵對秦國,我們知恥後勇!因為大王,保衛邯鄲,我們責無旁貸!大王的心中隻有趙國,卻沒有自己。我們怎不為有這樣的大王而感到慶幸、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大王心中可以沒有自己,我們心中不能沒有大王。我相信,趙國有一馬當先的大王在,就有我們在!我深信,趙國有文韜武略的大王在,就一定能戰勝秦國,把秦軍打回老家去!我堅信,趙國有英明神武的大王在,趙國必將載歌載舞,哦不,是必將再展雄風、傲視天下。”趙勝的右手握成拳頭,向上高舉著:“誓死忠於大王!誓與趙國共存亡!”

場下傳來:“誓死忠於大王!誓與趙國共存亡!”

“好!安靜!下麵,請大王對今日的賽馬大會做重要指示。”說著,趙勝下按的雙手又改做了上揚的手勢,似有幾分指揮家的模樣。

場下頓時傳來:“大王威武!大王威武…”

趙勝沉浸在熱烈的氛圍當中,一曲人間的交響樂響徹雲霄,掀起陣陣聲浪。

趙丹麵帶微笑站起身來,趙勝揮動中的雙手在半空猛然五指聚攏,場下頓時一片安靜。

趙勝自覺地坐了下去。

趙丹舉起右手向場下致意一番後,將右手掏進左邊的袖子,裏麵空空如也,又將左手掏進右邊的袖子,還是啥也沒有。咦?那卷竹簡呢?

這位除了罵人不用看稿、重要場合稿不離身的大王渾身上下摸了幾遍,站在原地蹦了幾下,連兩隻靴子都脫了,裏麵除了分別掉出一個金餅子外,再無他物。難道是出宮時忘帶了?隱約記得來的時候在馬車上還打開看了幾眼、以防上麵有啥不認識的生僻字來著,怎麼不見了呢?

看台上的其他人都用一隻手捏住了鼻子。

“啊…,這個…,啊…,那個…”

一陣大風突然刮起,漫漫沙塵在場下吹著口哨、席卷而過,看台上的人衣襟飄動不止,看台下的兵士們在黃沙彌漫之後,都變成了一身滄桑的“泥塑”一般。

風是雨的前奏。

豆大的雨點自天空落下…

看台上的侍者撐起了一把把雨傘。

雨伴著風,時而自東向西,時而自西向東,時而自北向南,時而自南向北,不斷調整著角度,一副不把傘下之人淋濕不罷休的架勢。

看台正中間一把大傘上書寫著“大王專用”四個大字,自上方看,眾多雨傘隨著這把大傘四麵起舞,真是整齊劃一、盡然有序。

看台下的兵士們在密集如注的大雨中巋然不動,瞪大了眼睛,在模糊的視線中凝望著大王的方向。

人,在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某個人麵前,可以集體保持安靜,也可以集體保持不動。

風聲,雨聲,交織在一起…

風,是“道”的運行。雨,是“道”的交替。

飄忽一風,拂麵而遠;驟來一雨,淋淋而駐。天地間既有和風細雨,亦有狂風暴雨;既有春風化雨,亦有腥風血雨;既有風調雨順,亦有風吹雨打…

自天而降、晶瑩剔透的雨滴,自打重返人間,便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無一例外地經曆一番風塵的洗禮,任由看似無序且多舛的命運的安排,洋洋灑灑,飄落到各自的宿命之中。

百穀之水,必趨江海。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