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汴京遺風(1 / 3)

第131章:汴京遺風

“本宮曾經發過誓言,為了大宋,本宮什麼都能做、什麼也不在乎。如果本宮保護不了為國盡忠的臣子,那本宮還有什麼臉麵去見外祖父和母後,還如何麵對這天下的萬千臣民。請將軍還是隨本宮回京,將來也好為朝廷出謀劃策。而且,”趙惇淡然的說到這裏,然後看向冷月河夫婦調皮的一笑:“冷將軍謀劃的水平本宮已經了然,就算將軍真的無法恢複當年的功力,有這個聰明的頭腦也足夠了。更何況還有這麼多的配搭,北泠山的眾位可都是很有戰鬥經驗的,本宮才不會放過,撈個幹淨才是正理。”

“……”

雖然打算對付那些敢於暗中害人的奸臣,但由於時間已接近正月,皇太子趙惇幹脆把冷月河和北冷山一幫子人都交給了傾天網,讓他們安排冷月河等人在正月後返回臨安,到時候再找那些混蛋算帳。

至於那個負責押送的冷月河的衙役頭兒常學節,趙惇倒很有些欣賞。明明看見那些黑衣蒙麵人功夫不弱,但卻在胡玉逃入院中之時讓自己的手下攔截了黑衣蒙麵人,很有膽量,而且那些衙役的反應能力和功力也都可圈可點,這常學節是個人才。趙惇以皇太子的名義下令,調常學節和他的一班手下入京任用。

至於那兩路軍的將領,因為他們並不是那些奸臣的手下,隻是奉命行事,但卻讓趙惇看到了他們領兵的能力,算是因禍得福,也被趙惇記了下來,將來加等任用。

趙惇跑的這一大圈算是不虧,不僅找回了當年的名將冷月河,了了母後的心願,也撈到了一大幫子良臣和得力手下,順便還抓住了部分奸臣的痛腳,值的很呢!

大宋隆興二十三年正月,對大宋的臣民來說,這個年頭實在是很特別。

一個,是因為去年年底,金朝南侵的行動被皇太子給輕易平息,大宋逃過一劫不說,還讓百姓們看到了國家步入興旺的跡象。二是從皇太子執政以來,國家的支出減少、收入增加,百姓的錢包也鼓了不少,手裏有了閑錢。三嘛,是今年終於可以重開著名的上元燈會了。

大宋南遷之後,為了表示不忘故地,把不少汴京的傳統和習俗都給移植到了臨安城。其中,就包括了舉世聞名的上元燈會,它也和在汴京的時候一樣,從十五開始,花燈會展一直要持續半個月之久。

隆興十五年十月,孝賢皇後虞水靈過世,按照朝廷禮製,禁止唱戲娛樂,上元燈會當然隻有停辦三年。臣民們對孝賢皇後十分敬重,為皇後守製倒是無人不滿。

到了隆興十九年的正月,孝賢皇後的孝期倒是滿了,可太上皇趙構卻又病倒。臨安的地方官下令,說是要為太上皇祈福,停辦一切娛樂,上元燈會當然也辦不起來。三月,太上皇故世,同樣要守製三年,上元燈會也隻得繼續停辦。

今年,太上皇的孝期終於是過去了,而且,又是在大宋獲得了金宋相爭的勝利、天下歡慶的時候,這上元燈會自然是要大辦特辦。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早早的就開始預備燈會的東西,準備的是熱火朝天,根本不需要人來動員。無數花燈和各種絹花布滿了西子湖畔、臨安城內外。

不隻是臨安城中的臣民,就連不少周邊的百姓也早早的進入臨安,準備參加這盛世之會。搞得整個臨安附近房價飛漲,精通商業的宋人倒也有了個商機,有不少百姓將自家的空閑房屋出租,小掙了一筆銀子。

宋人一旦空閑,就喜歡遊玩,這還是當年的汴京遺風。許多園林名勝對百姓開放,任人自由出入。早在正月前,這臨安城中就已經是遊人如織、花團錦簇。

慕名而來的各國商旅和賓客,在正月前就達到了三十多萬,創了大宋定都臨安以來的最多外來人口記錄。臨安官府為了防止出現問題,甚至向主政的肅郡王趙適請求,調用了部分禁軍入城維持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