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考第二(2 / 2)

應順元年二月丁酉,眾星流於西北。四月戊寅,白虹貫日。是月改元。

清泰元年五月己未,太白晝見。六月甲戌,太白犯右執法。九月辛醜,眾星交流。壬寅,雨雹於京師。冬十一月丁未,彗出虛、危,掃天壘及哭星。

天福元年三月壬子,熒惑犯積屍。二年正月乙卯,日有食之。七月丙寅,月有食之。十二月己卯朔,日有白虹二。三年三月壬子,日有白虹二。五月壬子,月犯上將。四年四月辛巳,太白犯東井北轅;甲午,太白犯五諸侯;五月丁未,太白犯輿鬼中星。七月庚子朔,日有食之。九月癸未,月掩畢。五年十一月丁醜,月有食之。六年八月辛卯,太白犯軒轅。九月己卯,熒惑犯上將。壬子,彗出於西,掃天市垣。八年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八月丙子,熒惑犯右掖。十月庚戌,彗出東方。丙辰,熒惑犯進賢。十一月庚子,月犯房。

開運元年二月辛亥,日有白虹二。壬戌,太白犯昴。己巳,熒惑犯天鑰。三月戊子,月有食之。四月丁巳,太白犯五諸侯。七月庚辰,月犯熒惑;壬午,月入南鬥。甲申,太白犯東井。八月甲辰,熒惑入南鬥。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丙子,月入南鬥;乙酉,月食昴。丙戌,月有食之。庚寅,月犯五諸侯;十月癸卯,月入南鬥;十一月辛巳,月犯昴。十二月癸醜,太白犯辰。二年七月乙未朔,月犯角;壬寅,月犯心前大星。庚戌,歲犯井鉞。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甲戌,歲犯東井。九月己酉,月犯昴。甲寅,太白犯南鬥魁。十一月甲午朔,太白犯哭星。癸醜,月掩角距星;戊午,月犯心後星。三年二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天福十二年四月丙子,太白晝見。十月己醜,太白犯亢距星。十一月壬子,雨木冰。辛酉,雨木冰。壬戌,月犯昴。癸酉,雨木冰。乙亥,月掩心大星;乙卯,月犯南鬥。十二月乙未,月有食之。

乾祐元年四月甲午,月犯南鬥。六月戊寅朔,日有食之。乙未,月入南鬥。七月甲寅,月掩心庶子星。八月乙酉,鎮犯太微西垣。戊戌,歲犯右執法。九月丁卯,月掩鬼。十月丁醜,歲犯左執法。二年四月壬午,太白晝見。六月癸酉朔,日有食之。壬午,月犯心;丙戌,月犯天關;八月乙亥,月犯房次將。九月壬寅,太白犯右執法。庚戌,太白犯鎮。辛酉,鎮犯右執法。丁卯,太白犯歲。鎮自元年八月己醜入太微垣,犯上將、執法、內屏、謁者,勾己往來,至是歲十一月辛亥而出。甲寅,月犯昴。三年二月甲戌,月犯昴。六月乙卯,鎮犯左掖。七月甲申,熒惑犯司怪。八月癸卯,太白犯房;庚戌,太白犯心大星。十月辛酉,月犯心大星,太白犯木。十一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廣順元年二月丁巳,歲犯鹹池。己未,熒惑犯五諸侯。三月甲子,歲守心。己卯,熒惑犯鬼;壬午,熒惑犯天屍。四月甲午,歲犯鉤鈐。二年二月庚寅,太白經天。四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七月乙醜,熒惑犯井鉞;八月乙未,熒惑犯天鐏。九月辛酉,熒惑犯鬼。庚辰,太白掩右執法。十月壬辰,太白犯進賢。三年四月乙醜,熒惑犯靈台;五月辛巳,熒惑犯上將;丙申,熒惑犯右執法。七月乙酉,月犯房。十二月戊申,雨木冰。

顯德元年正月庚寅,有大星墜,有聲如雷,牛馬皆逸,京城以為曉鼓,皆伐鼓以應之。三年正月壬戌,有星孛於參。十二月庚午,白虹貫日。癸酉,月有食之。

五代亂世,文字不完,而史官所記亦有詳略,其日、月、五星之變,大者如此。至於氣祲之象,出沒銷散不常,尤難占據。而五代之際,日有冠珥、環暈、纓紐、負抱、戴履、背氣,十日之中常七八,其繁不可以勝書,而背氣尤多。天福八年正月丙戌,黃霧四塞。九年正月乙未,大霧中二白虹相偶。四月庚戌,大霧中有蒼白二虹。廣順元年十一月甲子,白虹竟天。此其尤異者也。至於吳火出楊林江水中、閩天雨豆之類,皆非中國耳目所及者,不可得而悉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