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西風慘烈,腥味衝天,昆侖之顛,大光明頂,明教總舵聖地,廣場上,血流成河屍橫遍地,火光大作中,數十號傷痕累累的明教教眾強打精神,全全盤膝而坐,雙手十指張開,舉在胸前,作火焰飛騰之狀,齊聲念誦著一段經文,朗朗念經聲中,人人表情莊嚴肅穆,視死如歸。
在他們的誦念聲中,張無忌與段子羽血戰正酣,卻見他一掌向段子羽拍下道:“段盟主看招。
”砰的一聲,段子羽出手攔住,接下這一掌,道:“張教主好掌力。
”張無忌不再回答,掌砍腳踢,霎時間連攻出幾十招,俱是生平武學之精粹,太極拳法,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神功融會一處,淩厲無儔;段子羽連施九陰白骨爪反攻,兩人頃刻間拆了五十餘招,驀地裏兩掌相撞,各不相讓,膠結一處,已然成了比拚內力的局麵。
韋一笑揮掌攻上,卻被張宇清攔住,兩人掌來劍往,爪攻指還,一時鬥得旗鼓相當,這兩對一交上手,雙方人手齊發一聲喝,紛紛湧上,混戰起來。
張宇初截下楊逍,張宇真截下範遙,其他雙方好手也各捉對廝殺,登時光明頂上成了修羅屠場,此乃中原傾力和與明教總決戰的盛況,混戰一起,雙方紛紛有人死傷,武林各派所出盡皆本派精英,是以交戰伊始,明教教眾死傷更是慘重。
見明教眾人傷亡慘重,張無忌頓時分心,段子羽借機驀然提氣,發皆上束,衣袂鼓起,作乾坤一擲之擊,張無忌頓感胸口如中重擊,蹬蹬蹬震退三步,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已然再次受了內傷,他望著段子羽,慘然道:“段盟主好武功,本座敗了,萬死無憾,隻求段盟主血洗光明頂時勿殺一個人。
” 段子羽亂戰之中,傲然道:“你張教主也會求人,實在是稀罕得很,你且說來,要本座不殺誰?看本座心情好不好,有沒有興趣放過他。
” 張無忌強吸一口氣,在段子羽的盛氣淩人中,重重跌坐於明教人堆之中,慘然道:“傅夕歌。
” 段子羽劍眉一挑,怔了一下,片刻,竟又無恥的狂笑起來,大放厥詞道:“傅夕歌,哈哈,傅夕歌?多好聽的名字,張教主如此舍命保他,莫非他是張教主你的私生子不成,哈哈哈,可否帶出來與本座看一眼,你張教主的私生子長什麼慫樣?”段子羽這話一落,全場血戰之地登時爆發了轟然狂笑,無數的譏諷之音如同雪浪一般飛撲了過來,把那幾十明教教眾瞬間掩蓋了。
張無忌氣得白臉泛青,怒吼道:“混帳,你身為堂堂武林盟主,竟然說出這無恥之言,與那市井之徒又有何異,段子羽,我張無忌看錯你了。
” “張無忌,請你聽清楚,天下正道與魔教教徒勢不兩立,今天在這裏,不管是你的私生子,還是誰的私生子,本座一並不會放過,斬草除根,決不留患。
”段子羽麵如魔鬼,眼似鷹隼,立於那光明頂的夕陽之下,猶如一尊天降的殺神,冷血,無情,殘暴,陰狠,張無忌再次噴出一口鮮血,自道:“夕歌啊夕歌,無忌叔叔保護不了你了,光明頂保護不了你了,明教讓你失望了。
” 他這聲音沒誰聽得到,在這戰火紛飛的明教總壇,累累橫屍堆中,有一個瘦弱的小小身體,正吃力地推開屍堆,爬了起來,爬了起來,他那雙堅定的目光中,透射著看破世事的蒼涼和睥睨天下的雄光。
明洪武十三年秋的一個傍晚,晚風輕拂,落葉翻飛,在金陵北郊一條綿延北去的古道上,年僅二十歲的燕王朱棣帶著親兵愛將、眷屬幕僚開赴封國北平,他的多年同窗好友方孝孺眼含熱淚,依依難舍,送他送出了十幾裏地,直到夕陽西下,方孝孺與他作別。
朱棣心中戚然,想想這一走天南海北,封國在外,斷難回京,與至交老友重遇相聚之事,怕是隻存夢中了,他感歎道:“我與希直兄自小經曆相仿,命運坎坷,朱棣此去前途渺茫,孤單一人知音難覓,唯此一生,怕隻能與酒作伴了。
” 話罷,兩人四手相握,抱頭痛哭,此情此景,讓人不禁感慨唏噓,心生戚然!朱棣雖為皇帝四子,但自小不得寵,宮廷內外,無人正眼看過他,幸遇得同窗方孝孺,二人一見如故結為至交,平時品酒論劍笑談天下,誰知情誼漸深之時,父皇的一紙封令,將他從京城趕了出去,從此封國北平鎮守邊關,未接京師命令,不得擅自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