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道:“兄長有所不知。本師羅真人常對小弟說:‘涇原有個喬冽,他有道骨,曾來訪道,我暫且拒他,因他魔心正重,亦是下土生靈造惡,殺運未終。他後來魔心漸退,機緣到來,遇德而服。恰有機緣遇汝,汝可點化他,後來亦得了悟玄微,日後亦有用著他處。’小弟在衛州遵令前來,於路問妖人來曆,張將軍說降將耿恭知他備細,道是喬道清即是涇縣喬冽。適才見他的法,與小弟比肩相似,小弟卻得本師羅真人傳授五雷正法,所以破得他的法。此城叫做昭德,合了本師‘遇德魔降’的法語。若放他逃遁,倘此人墮陷魔障,有違本師法旨。此機會不可錯過,小弟即刻就領兵追趕,相機降服他。”隻一席話,說得宋江心胸豁然,稱謝不已。當下同眾將統領軍馬,回營食息。公孫勝同樊瑞、單廷珪、魏定國,統領一萬軍馬,追趕喬道清不題。
再說喬道清同費珍、薛燦領敗殘兵馬五千,奔竄到昭德城西,欲從西門進城,猛聽得鼓角齊鳴,前麵密林後飛出一彪軍來,當先二將,乃是矮腳虎王英、小尉遲孫新,領五千兵,排開陣勢,截住去路。費珍、薛燦抵死衝突。孫新、王英奉公孫一清的令,隻不容他進城,卻不來趕殺,讓他望北去了。城中知喬道清術窘,大敗虧輸,宋兵勢大,惟恐城池有失,緊緊閉了城門,那裏敢出來接應。無移時,孫新、王英見公孫勝同樊瑞、單廷珪、魏定國,領兵飛趕上來。公孫勝道:“兩位頭領,且到大寨食息,待貧道自去趕他。”孫新、王英依令回寨。此時已是酉牌時分。
卻說喬道清同費珍、薛燦領敗殘兵,急急如喪家之狗,忙忙似漏網之魚,望北奔馳。公孫勝同樊瑞、單廷珪、魏定國,領兵一萬,隨後緊緊迫趕。公孫勝高叫道:“喬道清快下馬降順,休得執迷!”喬道清在前麵馬上高聲答道:“人各為其主,你何故逼我太甚?”此時天色已暮,宋兵燃點火炬火把,火光照耀如白晝一般。喬道清回顧左右,止有費珍、薛燦及三十餘騎。其餘人馬,已四散逃竄去了。喬道清欲拔劍自刎,費珍慌忙奪住道:“國師不必如此。”用手向前麵一座山指道:“此嶺可以藏匿。”喬道清計窮力竭,隨同二將馳入山嶺。原來昭德城東北有座百穀嶺,相傳神農嚐百穀處,山中有座神農廟。喬道清同費、薛二將屯紮神農廟中,手下止有十五六騎。隻因公孫勝要降服他,所以容他遁入嶺中。不然,宋兵趕上,就是一萬個喬道清也殺了。話不絮繁。
卻說公孫勝知喬道清遁入百穀嶺,即將兵馬分四路,紮立營寨,將百穀嶺四麵圍住。至二更時分,忽見東西兩路火光大起,卻是宋先鋒回寨,複令林衝、張清各領兵五千,連夜哨探到來,與公孫勝合兵一處,共是二萬人馬,分頭紮寨,圍困喬道清,不題。
且說宋江次日探知喬道清被公孫勝等將兵馬圍困於百穀嶺,即與吳學究計議攻城。傳令大兵拔寨起營,到昭德城下。宋江分撥將佐到昭德,圍的水泄不通。城中守將葉聲等堅守城池。宋兵一連攻打二日,城尚不破。宋江在城南寨中,見攻城不下,十分憂悶,李逵等被陷,不知性命如何,不覺潸然淚下。軍師吳用勸道:“兄長不必煩悶,隻消用幾張紙,此城唾手可得。”宋江忙問道:“軍師有何良策?”
當下吳學究不慌不忙,迭兩個指頭,說出這條計來。有分教:兵不血刃孤城破,將士投戈百姓安。畢竟吳學究說出甚麼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