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小錦去買了18日的票,他們20日正式上班。孟媽讓李孟多待幾天,李孟心裏早已經長了毛,在家一刻也待不住,他該去掙錢了。大年初二,早晨六點半,母子四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姥爺期望看看孩子們,他似乎感覺到自己的時日不多了。表兄弟姊妹中,有些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見到過了,不知道這二十年的光陰,大家都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11點鍾,來到了小舅家。按常例,每年都是輪流在大舅、小舅家吃飯的,切(A市民間方言,指親戚)來了,都到他們家。今年例外,姥爺過80大壽,埋怨不到他們那裏過了。大舅、小舅怕爸媽嫌鬧騰的慌,可是今年老人卻異常的喜歡熱鬧。老人腿腳不方便,大舅、小舅不同意,姥爺有些生氣,結果孩子們還是沒有憋過可愛的老人。在小舅家歇息了一會,大家便開始往老人處趕。大妗子、二妗子、小姨都開始忙開了,兄弟姐妹那麼多,也是一大家子。隻是有些遺憾,這麼一大家子,一直沒有機會合影。四代彙集一堂,也有五六百口子。大家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幾乎在每個省,都有李家的子孫。孟媽姊妹四個,三個都到了,唯獨,缺少三姨。三姨去做一件大事,這是孟兒姥爺的一個心願。隻是這個心願,沒法完成了。孟兒姥爺兄弟四個,老大、老二、老三曾經都參加過抗美援朝,老大、老二先後去了,孟兒姥爺都沒有見上他們最後一麵。老三在抗美援朝的時候,腿部受過傷。孟兒的姥娘(A市民間方言外婆。)的二弟也參加過抗美援朝,不幸早逝。大哥、二哥都走了,孟兒姥爺便很惦念,這個三哥,經常夢到他。這個三哥據說長的很俊秀,是少有的美男子。隻是在二哥走的次年,三哥也離世了,這樣的事情那邊整整瞞了十五年。三姨去找尋,才得知實情,便給孟媽打電話,孟媽哭的兩眼通紅,這樣的事情,隻能繼續瞞下去,老人的身體一直不好,這樣的打擊他肯定受不了。這個消息勢必會成為一張催命符,隻能使老人走得更快。
李孟和孟媽商量了老半天,這樣的事情,隻能撒一個善意的謊言了。老人一直要見到三哥的真人,這個事情確實很難辦。人走了,上哪裏再給變出來一個三哥來呢。隻能盡力的去圓,讓老人晚知道一刻就晚知道一刻。對於這樣一個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都要守口如瓶。大姨早得知了,他埋怨三妹不該去跑這一趟,給爸爸找什麼哥哥,捅出這樣的婁子。三姨人很好,很陽光,對父母也很孝順,爸爸隻是隨便說了一句,她就千裏迢迢的跑到廣東。
三姨打來電話讓大家先吃,她現在正在火車上,下午兩點才能到。李丹前年已經結婚,得了一大胖小子。在其他的堂字輩裏,隻有他喜添一兒子,其他結婚的都得的是千金。李晴,有二十年沒有見到過她了,六歲的時候,還見她坐在地上打崴崴(撒嬌哭鬧),發出像蜜蜂嗡嗡嗡的聲音。她現在成了一個大姑娘,個頭很高,說話很快,就是不大喜歡搭理人,大家來了她也不打聲招呼,搞得李孟以為她是弟媳。李晴已經婚配,嫁給了老王莊。老王莊有孟兒外婆的姐姐,兩家來往一直都很緊密。李晴嫁過去肯定不會吃虧。
小姨的孩子,李闖已經十一二歲,成了一個大小夥子,比以前開朗活潑很多。去年小姨喜添一女,李安琦。孟媽剛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一愣,怎麼起了個酵母名字。小姨說是摩托車的名字,比較大氣。
小舅的大孩子李瑞上了衛校,二兒子李奇考中了省理工學院,兩個人依然像小時候一樣頑皮,隻是稚嫩的臉上,多了幾分成熟。小舅雖然是殺豬的,家裏少不了肉吃,兩個孩子依然吃不胖,像李孟似的,蘆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