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機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機遇 3.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1 / 1)

第十三章機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機遇 3.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有兩個村莊位於沙漠的兩端,若想到達對麵的村莊,有兩條路可行。

一條要繞過大漠,經過外圍的城市,但是得花20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如果直接穿過大漠,隻要三天就能抵達。

但是,穿越沙漠卻很危險,不少人曾經試圖橫越,卻無一生還。

有一天,有位智者經過這兩個村落,他教村裏的人們找來許多的胡楊樹苗,每一公裏便栽種一棵樹苗,直到沙漠的另一端。

智者告訴村裏的人:“如果這些樹苗能夠存活下來,你們就可以沿著胡楊樹來往;若沒有存活,那麼每次經過時,就記得要把枯樹苗插深一些,並清理四周,以免傾倒的樹木被流沙淹沒了。”

結果,這些胡楊樹苗種植在沙漠中,全被烈日烤死,不過卻也成了路標,兩地村民便沿著這些路標,平平安安地走了十多年。

有一年夏天,一個外地來的僧人,堅持要一個人到對麵的村莊去化緣。

大家見無法阻止,便叮嚀他說:“師父您經過沙漠的時候,遇到快傾倒的胡楊樹時一定要向下再紮深些,如果遇到將被淹沒的胡楊,記得要將它拉起,並整理四周。”

僧人點頭答應,便帶著水與幹糧上路。

但是,當他遇到將被沙漠淹沒的胡楊樹時,卻想:“反正我隻走這麼一趟,淹沒就淹沒吧!”

於是,僧人就這麼走過一棵又一棵即將消失在風沙裏的胡楊樹,看著一棵棵被風暴吹得快傾倒的樹木一一被黃沙掩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已經走到沙漠深處的僧人,在靜謐的沙漠中,隻聽得見呼呼的風聲,回頭再看來時路,卻連一棵胡楊樹的樹影都看不見了。

此刻,僧人發現自己竟失去了方向,他像個無頭蒼蠅似的東奔西跑,卻怎麼也走不出這片沙漠。

就在他隻剩下最後一口氣時,心裏懊惱地想:“為什麼不聽大家的話?如果我聽了,現在起碼還有退路可走。”

求生活的解

留條後路,不是讓自己有遁逃的機會,而是讓我們重新起步時,能夠看見前路的錯誤足跡,吸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

然而,多數人都不懂得吸取教訓,即使前人已經有過失敗的經驗,他們仍然喜歡讓自己撞得鼻青臉腫,然後才驚呼說:“沒想到是真的!”

人類的經驗是靠時間累積出來,再經過長時間的去蕪存菁得來的。所有長者的智慧與建言,我們都不能視若無睹,那些都是我們絕佳的成功秘籍。

待人接物也是如此,凡事都要以寬容的心胸為自己預留一條退路,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