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克服障礙,從逆境中奮起 18.至少你還有痛感
印度有一個青年名叫薩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風病。幸運的是他無意中結識了來家鄉傳教行醫的傳教士醫生保羅·布蘭迪,兩人成了忘年交。從此好心的布蘭迪醫生便把薩丹帶在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幾年後的一個夏天,薩丹想回家過個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獨立生活的可能性。由於麻風病的原因,薩丹的神經末梢對外界的刺激沒有感覺,無法感覺到疼痛。臨行前,布蘭迪醫生告誡他對陌生環境中的危險要格外小心。一切準備就緒,薩丹登上了開往家鄉的火車。
星期六晚上,和親戚朋友盡興而歸的薩丹,回到自己曾住過的房間,一頭倒在草鋪上,沉沉地睡著了。第二天早晨一覺醒來,薩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檢查全身。因為永遠無法感知痛苦,隨時隨地檢查自己,是他唯一可以判斷危險、保護自己的辦法,多年來薩丹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檢查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薩丹發現自己左手的食指血肉模糊。原來這個房間年久失修,他熟睡時,有隻老鼠從牆洞裏鑽進來,竟然把薩丹的手指當成夜宵。但由於感覺不到疼痛,薩丹連一隻小老鼠都抵禦不了。周日晚上,薩丹不敢掉以輕心。他整夜盤腿坐在草鋪上,背靠著牆,借著油燈的光看書。破曉時分,他的眼皮越來越沉重,終於再也抵擋不住疲倦,頭一歪睡著了。幾小時後,薩丹被家人的叫聲驚醒,原來他的右手滑到了盛燈油的碗裏,手背上的皮肉都被燒焦了,幸虧油燈的油所剩不多,又被家人及時發現,否則連他本人也會葬身火海。看到這一切,薩丹失意地告別了親人,雙手纏著繃帶離開了家鄉。
後來布蘭迪醫生在回憶錄中寫道:“薩丹回來後,我為他清理傷口,我們都忍不住失聲痛哭。因為沒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薩丹最渴望的自由被剝奪了。”布蘭迪醫生在文章最後說,“當你在痛苦中掙紮,抱怨上蒼不公時,我希望你會想起薩丹的故事。沒有痛苦,就無法知道危險的存在,沒有進退的尺度,就無法判斷做的是對還是錯,無法保護自己,就永遠擔驚受怕,沒有自由。”
求生活的解
至少你還有痛感。薩丹的故事教給我們一個人生真諦:沒有痛苦哪來自由。我們是不是應該慶幸自己能有痛感呢?看來得與失隻是在你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