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活的態度 1.永遠的開始
美國老人哈裏·萊伯曼從來沒想到自己後半生的生活會是這樣度過的。他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曆:
我74歲退休,剛開始的時候,失落感、孤獨感迎麵而來,為了排解鬱悶,六年裏我經常去一家老人俱樂部下棋,消磨晚年時光。一天,我照常去下棋,或許就是這一天改變了我以後的生活。女辦事員告訴我,往常那位棋友因為身體不適,不能前來陪我下棋了。我很失望,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怎麼消磨時光,這真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看到我一副惘然若失的樣子,熱情的女辦事員建議我去畫室轉一圈,還可以試畫幾下。我聽了哈哈大笑:“你說什麼?讓我作畫,我從來沒摸過畫筆。”“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您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我來到了畫室。反正現在也無所事事,試試就試試吧,我心裏這麼對自己說。如果當初我直接回家,就不會發生以後的事情了,現在想想,還真得感謝那位女辦事員,慶幸自己的決定,生活真是很奇妙,一瞬間的決定就會把你帶向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未曾觸摸過的領域。
那一年,我80歲,第一次擺弄起畫筆和顏料。從那以後,我天天去畫室,它又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退休後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憂鬱的時光,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煩惱的了。從事一項活動,就會感到又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提起畫筆後,我的生活突然間充滿了激情,我不因年事已高而把畫畫當做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我全身心地投入,愈喜愛,愈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我盡情徜徉在畫的世界中,聆聽著美的聲韻。我進步很快,81歲那年,我參加了專為老年人開辦的補習課,第一次係統學習繪畫知識,這是非常必要的,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做基礎是不能完全領略繪畫的奧秘和技巧的。第三周課程結束時,我對任課教師、畫家拉裏·理弗斯抱怨說:“您給每個人都指點幾句,對我卻隻字不說,這是為什麼?”理弗斯回答說:“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敢妄加指點呢!”最後,他還出錢買下了我的一幅作品。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從此,我就更加勤奮了,對畫畫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四年後,我的一些作品先後被一些著名的收藏家購買,並進了不少博物館。美國藝術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裏甚至評價我是“帶著原始眼光的夏加爾”。
1977年,我101歲了。這年11月,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品陳列館舉辦第22屆展覽,題為“哈裏·萊伯曼101歲畫展”。4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其中不少是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在開幕儀式上,我對嘉賓說:“我不說我有101歲的年紀,而是說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向那些到了60、70、80或90歲就自認為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不是生活的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是要想還能做些什麼。著手做些事,這才是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走上了繪畫的道路,這是我從未想過,以前也從來不敢想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我沒有因為自己的年齡而放棄,不怕不想做,隻怕不願做。
求生活的解
生活就是這樣:如果你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而且全力以赴,堅持不懈,那麼即使是一息尚存,那也是一種開始,一種出發,永遠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