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明星 15.擔心怎麼走,不如思考怎麼活(1 / 1)

第三章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明星 15.擔心怎麼走,不如思考怎麼活

據說,英國大文豪約翰遜生前曾在西敏寺選了一塊墳地,打算作為死後的最後歸宿。

但在當時並沒有所謂的訂立契約,所以,等到他臨死前,家人才發現那塊墓地早就被人占據了,隻剩下兩個墳墓中間還有一小塊間隙,大概可以立著放進一個人。

家裏的人隻好無奈地把這個事實告訴了生命垂危的約翰遜,看看他到底希望怎麼來處理自己的身後事。

約翰遜不以為意地說:“既然人可以站著生,那麼當然也可以站著死,就讓我站著死去吧!”

於是,他死後,人們就把他站著埋進了地下。

一個小小的插曲,卻可以看出約翰遜與人為善、隨遇而安的人生觀。

別人占都占了,難道要鬧得天翻地覆,非要別人將墳墓即刻遷走不可?無論古今中外,要挖墳動墓可都不是等閑小事,所以這件事處理起來,可大可小,一點都不容易。

約翰遜的做法,既化解了家人的難處,也成全了自己一貫的生活態度:生的價值勝過死後軀殼的歸宿。

求生活的解

泰戈爾說:“讓生時美如夏花,死時紅如秋葉。”

一個人隻有生而榮耀,死時才值得別人哀悼。試問,一個人如果在世的時候為富不仁,或者沒有做過任何值得人尊敬的事,那麼就算他的身後事辦得轟轟烈烈又如何?有什麼意義呢?

反之,如果一個人在世的時候,曾經認真活過,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那麼就算墓葬儀式再簡單,他也享有生與死的尊嚴。

亞裏士多德說:“我之所以和平庸的人不同,是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所以,與其擔心自己怎麼“走”,不如認真地思考怎麼“活”,讓自己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