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帳,韓駿讓高順屏退左右後才試探著說道,過去他的商隊多次來往冀州和並州之間的井陘口一帶,盤踞在那一帶的太行賊人不但沒有為難他們,反而全程護送。
高順打斷道:“這裏不是井陘,不是所有的山賊都和太平道有染。”
劉烈忽然站起來,“伯駒兄這番話倒是提醒了我,無論其有無關係。商隊既然要從此過,就可以先拜拜山,大不了花些買路錢嘛。”
“大人!這些賊人嗜殺成性,怕就怕他們貪得無厭……”
“子循聽我說,我們借助拜山的機會,還能探一探對方的虛實。”
“大人,商隊是從我軍地盤上來的,賊人怎會輕易相信?”
這時候韓駿站出來一拱手,“校尉大人,小民覺得可以試一試。”
“說說你的理由!”
韓駿說,第一,他的商隊來往於冀州雁北兩地之間,做的是什麼生意,和什麼人打交道,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第二,官軍與山賊雖說勢不兩立,但雙方之間從未發生過衝突。第三,如大人所說,太平道若是有圖謀,就不會對盤踞這裏的賊人視而不見,如果他們有聯係,那小民的商隊通過飛狐道,應該不是問題。”
高順沉默了。這種時候,他知道該由劉烈拍板。
誰知道劉烈不但完全同意,竟然還要親自前往。
“大人此舉不妥!”高順當然不同意,開玩笑,劉烈現在是他們的主心骨,多少大風大浪都過來了,萬一在這裏有個三長兩短,他高順將成為整個鎮北中郎將體係的罪人!
劉烈想了想,他當然也不想白白送了性命。但他考慮再三,認為這些山賊既然不是烏合之眾,就一定有機會。就像韓駿所說,如果他們與太平道有聯係,那他們就不該截留商隊。退一步,即使他們沒有聯係,商隊留下買路錢,也勝過殺人,殺了他們沒有任何利益,相反,讓商隊多多來往,他們才會有收益嘛。
想通了這一層,劉烈決心已定。自己微服南下為的啥?不就是為了偵察未來“黃巾軍”的情況嗎?不就是為了未雨綢繆嗎?
但是高順堅決不同意,堅持認為,大人即使要去冀州,可以繞道幽州南下。而這裏,要等他清剿完畢之後才能通行。
一時間,劉烈也沒法子。
就在軍議陷入僵局之時,軍賬外響起了隱約的喊聲,“捷報!捷報!”
很快就聽到急促的馬蹄聲從營門方向傳來,越來越近。隻見一個頭頂上插著長長羽毛的騎兵氣喘籲籲地翻身下馬,韁繩一丟,步履蹣跚地本想中軍大帳。
騎兵進了大帳,被劉烈緊緊扶住,“慢點,兄弟慢點。”
而高順則拎來一個水囊,遞給騎兵。
待這個士兵喝了幾口水之後,才正式報告,塞北大捷!
原來,徐榮率漢軍騎兵主力向東發起閃電攻擊,以迅猛的速度和強有力的攻擊,將西部鮮卑拓跋部主力騎兵八千餘人包圍在雲中郡北興城(今呼和浩特)附近,經一天激戰,以傷亡三千餘人代價重創拓跋部騎兵主力,殲滅敵人六千多人。
“漂亮!”劉烈舉起右手在空中重重頓下。
高順也同樣高興,但他繼續問,“然後呢?”
騎兵報告說,徐榮校尉一麵讓人押送戰俘和戰利品南下到參合口,一麵繼續率騎兵主力沿陰山繼續向西追擊,現已收複五原郡,並且俘、殺拓跋部數千人,繳獲牛羊牲畜十餘萬,戰馬六千多匹。
“拓跋部完了!就這麼完了?”劉烈喃喃自語。
他從屯長到中郎將的升遷之路,有一多半都是在和拓跋部打仗,沒想到昔日看似強悍的拓跋部,竟然在漢軍強力打擊之下灰飛煙滅,這一切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
“大人,拓跋部不是一天消亡的。”高順緩緩說道,“自從大人到了雁門,兩年內就先後讓拓跋部損失近萬騎兵主力,拓跋部已經是元氣大傷了!”
“子循,你這話會得罪人哦,哈哈哈哈。”劉烈心情超好,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徐榮的捷報,另一方麵,更是因為一向不善言辭的高順,居然開始拍馬屁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