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紛亂隋末(1 / 3)

隋大業,十三年!

公元617年。

大隋西北邊境,太原郡治所晉陽。

古老斑駁的城牆雄壯威武,女牆後麵身穿甲胄的士兵,手持長戟,目光炯炯看向遠方。遠處青山,植物豐茂!城頭的隋字大旗迎風而動!

太原,乃是北方重鎮,是大隋抵禦漠北進攻的第一線。這裏民風彪悍,士兵精銳。城門處,負責守衛的士兵,目光不斷在進出城門的百姓身上掃視。

地處邊地,誰也猜不到漠北大軍會什麼時候兵臨城下,而且現在的大隋風雨飄渺,岌岌可危。由不得守城士兵不警惕。他們可以說每天都在備戰。

自隋煬帝登基以來,連年大戰,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無盡繁重的徭役,兵役,已經成為帝國沉重的負擔。大業七年長白山起義,從此各地接連響應,大隋境內已經形成星火燎原之勢。大小起義軍不下百支。

連年征戰,大河以北,千裏無煙,士卒多列溝壑,骨骸遍及平原。這樣的情況下,隋煬帝卻忙著南巡,貪圖自己享樂!

而在太原,雖然有唐國公李淵帶兵駐守,卻也活躍著曆山飛,甄翟兒等義軍。這些人規模不大,對晉陽卻是巨大的威脅!

現在在晉陽城,可以說已經達到草木皆兵的地步,城內的街道上,店鋪凋零,除了那些身穿甲胄的隋軍士兵,踏著整齊的步伐,發出“嘩嘩嘩”的聲音巡邏。已經見不到幾個百姓。就算有,那也是低著頭快速趕路。

晉陽城北,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府邸,占地麵積數畝,四周圍牆拱衛。正門位置,前麵是一條大道,兩頭石獅威武而立,門頭李府兩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兩邊的園木柱旁邊,幾名帶刀軍士肅穆而立。府前的廣場上,停著幾輛馬車,幾名馬夫百無聊賴的聚在一起插科打諢。

這李府,便是太原留守李淵的府邸,從天空俯視,規模宏大,建築氣勢磅礴,莊重大方,府內布局整齊而不呆板。按照不同的用途,分成數個宅院。

府內華美而不纖項,古樸而有活力。

從正門進入,從前院開始,繞過數個拱門,走過幾條轉彎走廊。便到了李府的後花園。此時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園內五顏六色的花爭奇鬥豔,香氣襲人。幾名侍女在小心翼翼的采摘花瓣!

這花瓣可是好東西,是貴婦們平常洗澡,回香最常見的東西。有的還可以用來做茶!

今天,是個好天氣,太原城內幾名實權官員全部齊集李府,花園中心涼亭內,酒宴已經擺上。幾張桌案後麵都是身穿大隋官袍的男子。

其中主位之上,一名中年男子,黑鬢發,淡眉長須,目光柔和。身穿窄袖長袍,頭頂戴著平頭謺。

他便是這座府邸的主人,隋朝唐國公李淵!

此時李淵臉上帶笑,手中舉杯。看向其他人。威嚴而柔和的說道:“諸位,今日難得相聚,我等共飲一尊!”

說完,李淵仰頭便喝,其他人紛紛喊著:“飲,飲!”便跟上動作。喝完酒還不忘把目光看向李淵。

說到唐國公李淵,在大隋那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其出身在關隴貴族。文獻皇後是他親姨母,與隋煬帝是表兄弟關係。

如今,大隋境內烽煙四起,隋帝把西北重鎮交給他,可見對他的“信任”和才華的認同!

李淵也沒有辜負隋帝的信任,在太原擊敗數支起義大軍,率兵抵禦漠北更是未嚐一敗。

所以,在太原李淵有足夠的威望,太原境內的大小官員更是李淵的心腹。

園內風景宜人,更有假山造成流水,淅淅瀝瀝讓人心曠神怡。酒到酣時,晉陽令劉文靜,一名俊朗的青年,紅著臉,借著酒勁高聲問道:“唐公,當今天下,紛爭不斷,大隋搖搖欲墜,麵對如此亂局,不知唐公有何看法?”

劉文靜年輕,語氣中毫不掩飾對李淵的用意。場麵有些安靜。所有人都看著主位上的李淵。李淵端起侍女倒滿的酒杯。猛喝一口,做出思考狀:“文靜之言,本公倒是沒有多想。我等皆為大隋官員,深受皇恩浩蕩,忠君報國便是!”

“唐公,如今天下,隋帝已失民心,僅開年以來。各地便出現數十支義軍。難道您不想東出以爭天下?”劉文靜年輕,性格激進。

其他人都深深呼吸,大業十三年這一年的確發生的事情太多!首先是薛舉,李軌相繼起兵。接著李淵治下劉武周反隋!雖然隋帝的責難還沒來,卻足以讓李淵心中有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