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事編年 大事編年(2 / 3)

是年,全縣增加到11區90街鄉。青木川鄉政府駐青木川街,轄青木川、大院壩、袁家坪、魏家壩、韓家婭、莫家田坎、墳林壩7村。

1955年

6月,將青木川鄉人民政府改為青木川鄉人民委員會。

1956年

8月,並上壩鄉人青木川鄉。

是年冬,在青木川鄉川陝交界處修建秦家婭水庫,次年5月完工。水庫總庫容12萬立方米,可灌溉趙家壩、南壩沿河兩岸農田500餘畝。

1957年

3月3日,寧強縣護林防火指揮部成立,兩省(陝、川)三縣(寧強、旺蒼、昭化)護林防火聯防會議分別在青木川、關口壩召開,旋與川甘兩省鄰縣成立護林聯防機構。

1958年

是年,青木川鄉人民委員會改為青木川管理區。

本年始,青木川的主要河流青木川改稱金溪河。

1960年

從廣坪到青木川建成馱道,全長26.3公裏。

1961年

5月,青木川管理區改為青木川人民公社。駐地青木川街。

1963年

是年,青木川全公社大麵積毀林開荒。

1968年

是年,陽平關鐵路係統的一群“造反派”,衝擊青木川公社革委會,綁走黨委書記王文才,途中被群眾將王解救。

1975年

青木川鄉人民公社遷往魏家壩原魏輔唐宅第“新院子”。

1978年

7月5日,廣坪區突降暴雨,河水暴溢,青木川亦成災。

1984年

5月,恢複青木川人民公社為青木川鄉。

1986年

4月,陝西省委將原國民黨寧西人民自衛總隊定為投誠部隊。

是年,全縣設7區4鎮50鄉,青木川鄉政府駐青木川村之魏家壩,轄南壩、西溝、袁家坪、青木川、東溝、韓家婭6村。是年,廣坪至青木川道路在原馱道的基礎上,屢經整修拓寬,基本達到晴雨通車。

1987年

5月25日,寧強縣人民法院對魏輔唐一案重新進行審理,撤消1952年的刑事判決,宣布“對魏輔唐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是年,拓寬廣坪至青木川公路。

1988年

是年,漢中地區行政公署常委副專員楊吉榮到青木川調研,決定地區財政出資支持修建青木川鄉黨政辦公樓。1992年8月,漢中行署副專員張光中到青木川調研,對修建辦公樓給予資金補助。2001年12月,青木川鎮黨委政府從魏氏新宅院搬遷至新樓辦公。

1989年

是年,青木川至四川姚渡的簡易公路建成通車。

是年,青木川鎮玉泉壩大橋建成通車。

1990年

是年,青姚公路青木川橋建成通車。

1991年

是年,小二型青東水庫擴容工程竣工。庫容量12萬立方米。

1994年

是年,青西水庫(秦家婭水庫)擴容,庫容量18萬立方米。

1996年

5月,撤銷青木川鄉、玉泉壩鄉,設立青木川鎮,鎮政府駐魏家壩(屬青木川村),轄青木川、長沙壩、南壩、袁家坪、東壩、李家院、玉泉壩、後溝、篙地壩9個行政村,48個村民小組,1681戶,7365人。

1997年

是年,架通青(木川)姚(渡)輸電線路。

1998年

7月1日,西北大學生物係副教授楊敬忠一行5人赴青木川鎮西溝林區進行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查明西溝林區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羚牛等4群,還有稱猴4群,黑熊、氰羚、毛冠鹿、錦雞、紅腹角錐、勺雞等種群。是年,青木川鎮先後投資34萬元的自來水供水工程完工,解決了8個單位和集鎮200餘戶1200餘人的吃水問題。

1999年

3月,寧強縣委書記崔光華考察青木川古建築。

2000年

7月,位於青木川街上、原屬魏輔唐的兩座房屋,1950年後由青木川供銷社使用,今分別以7.3萬元和3.3萬元出售給當地人胡啟明和沈作敏。

11月1日,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青木川鎮常住人口0.74萬人。

2001年

1月16日,寧強縣委副書記周景祥考察青木川古建築。

是年,對全鎮高壓輸電線路進行網改,並與本省35千伏高壓輸電線路接通。

是年,青木川開通有線電視衛星傳輸係統,可同時收看12套節目。

年底,著名女作家葉廣芬等人赴青木川采風。

是年,青木川鎮黨委、鎮政府出資3.5萬元,聘請陝西漢中綠色城鄉規劃所勘察、設計青木川鎮20年集鎮建設規劃圖,新的集鎮建設規劃確定以發展邊貿為核心的集鎮建設目標。省寧強縣青木川地區為大熊貓分布區。

2002年1月8日,由縣林業局、縣公安局聯合成立的寧強縣青木川警務區掛牌辦公。5月13日,第5次寧強縣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將青木川古建築列為本縣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月16日,受寧強縣人民政府縣長曾嵐委托,副縣長孫啟祥在青木川鎮主持召開縣長辦公會議,專題研究青木川古建築的保護工作。會議就青木川風雨橋的修繕加固和整個古建築保護的主體單位、範圍、對象、措施等做出決定。

8月,青木川鎮實現村村通電。

8月2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批準建立陝西馬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後更名為青木川自然保護區)。

9月,青木川鎮引進略陽樺廠溝金礦投資140萬元--,組建寧強縣玉泉礦業有限分司,合作開發,年產值250萬元。至

2006年,年產值1000萬元。

10月7日,寧強縣文教體育局和青木川鎮政府拆除橫跨金溪河,連接青木川新、老街區的廊橋—風雨橋,同時在原址新建一座仿古廊橋,名曰飛鳳橋。該橋總投資30萬元,於次年6月11日竣工。

12月18日,寧強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張雁毅到青木川調研,就古鎮的規劃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本年,寧強縣政府將青木川國營林場馬家--山周邊的毛家梁、鳳凰山、板板橋等地劃為馬家山自然保護區的範圍。保護區南北寬15.5千米,東西長28千米,總麵積102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