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文化的傳承 19.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1 / 1)

第四輯:文化的傳承 19.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就是說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力?和朋友交是否守信?學到的知識是否複習了?

科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裏,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被淋濕。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濕了。之後每隻猴子在幾次的嚐試後,發現莫不如此。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A,這隻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製止他去拿香蕉,A嚐試了幾次,雖被打的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

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B,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B一頓,特別的是,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隻好作罷。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隻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們的想法、做法、判斷和反應,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漸漸地穩定下來,而且會固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種想法、做法、判斷和反應的綜合範圍,稱之為習慣領域。

任何理念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去反省它,就會失去價值。傳統和習慣有時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不認真反省,我們隻能陷入混亂和迷惑之中。尤其是在奉行一些禮儀和規則時,我們必須了解其中的意義和目的,才不至於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動,都來自於自我意識或潛意識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您的價值觀是什麼?什麼力量驅使您前進,這些很多人都沒有反省過。很多人仍然恪守前人失敗的經驗,平白錯過很多發展的機會。很多人做事,隻知道做,從不問它的價值。這些人沒有想過,把反省自己當成人生的功課。

一日三省吾身,古人的理念在今天仍然是成功者的箴言,隻不過很少有人把它掛在嘴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