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 / 2)

羅熙鳳和易近人接到電話後,一刻也不敢耽誤,乘坐山木的車直奔土城縣委。

潘書記非常客氣地招呼兩位坐下,開門見山就嘖嘖讚賞:“了不起啊,此乃世界奇跡。”他把考察報告遞給羅熙鳳,“兩位先仔細看看這個吧!”

易近人和羅熙鳳湊在一起,一邊看一邊嘀咕。

一會兒,潘書記說:“叫兩位來,也沒別的,就是想聽聽你們對九陽山溶洞的看法。考察報告你們都看了,可以說九陽山溶洞,是我省乃至全國第一地質奇觀,是國家極其寶貴的自然遺產,更是旅遊資源中的瑰寶。既然發現了它,就應該開發它,把它的神秘麵紗揭開,讓它從巍峨挺拔的九陽山腹腔中走出來,讓人類擁有它、欣賞它。但如何在開發中保護它、在保護中開發它?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兩難問題呀!一旦處置不當,我們就很有可能成為千古罪人。”

“我倒有個建議。”羅熙鳳欲言,又覺得不妥,“不過不太成熟。”

潘書記帶著批評的口氣,說:“你這不是賣關子嗎?在我的印象中,你的很多想法往往超乎常理又不違反常理,很有見地,蠻有價值的嘛。所以不管你的想法成熟與否,你都不要猶豫,大膽說出來。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你的想法再加上我們幾個的想法,可能就是一條萬全之策。”

羅熙鳳抿唇,笑道:“既然領導信得過我,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班門弄斧了。對開發溶洞我總結出了八個字‘價值定位,保護開發’。”

“哦!”潘書記來了興趣,“能否具體解釋一下這‘八個字’?”

“我認為,對溶洞的開發應在充分尊重其價值的基礎上融保護和開發於一體。第一,要充分尊重它的生態價值,百分百保持它的生態原貌,使它以‘自然真跡’的原生態形象展現在世人麵前,這是開發者必須履行的責任。目前全國有不少地方為快節奏提升旅遊產業,總是在寶貴的自然遺產上刻意的製造一些現代元素,為它整形美容,以招攬吸引遊客,我認為這種做法其實是對自然遺產的摧殘毀滅,表麵上是提升了它的品位,但實際上卻降低了它的內在價值,這是一種既拆祖宗牌位,又砸子孫飯碗的做法。”

潘書記點頭:“說得好,自然遺產貴就貴在它的生態原貌,原本怎樣就該怎樣,這是自然造物,本來就很美嘛,何必給它來一個改頭換麵呢?熙鳳同誌,你接著說。”

“第二,要充分挖掘它的曆史價值,也就是他的社會屬性。九陽山溶洞有段鮮為人知的曆史故事,不知領導聽說過沒有?”

潘書記若有所思,問:“曆史故事?是不是跟遺骸、兵器有關?”

“正是。”羅熙鳳把長龍代代傳講的三國時孫權派兵土城,後來又在長龍神秘失蹤的故事講了出來。

潘書記異常興奮:“真沒想到,原來這幫人藏進了這麼大的溶洞,而且進去了居然一個人也沒活著出來。這是曆史之謎,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到時把社科院的曆史學家們請到長龍來,讓他們研究研究,解開這個謎團。”

羅熙鳳繼續往下說:“第三,要尊重它的民間傳說,傳說溶洞內的蟒蛇是天上的二郎神,是玉帝專門派來鎮守長龍的。世世代代的長龍人都對它懷有敬畏之心。最後,我建議把九陽山、仙人穀、溶洞、望陽穀連體開發,打造“龍腹-九陽山-仙人穀-溶洞-望陽穀-龍足”知名品牌旅遊路線。我要談的就這些,請領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