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活用胡雪岩 第十九章富貴險中求——險中有夷,危中有利(1 / 3)

下篇活用胡雪岩 第十九章富貴險中求——險中有夷,危中有利

成大事比拚的不僅是智力,還包括氣魄和膽識。因為在做事的過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各種各樣的敗局、困局、難局都在等著你,要想有所突破,就一定要具備過人的膽識。但是,冒險並不意味著蠻幹,還必須具備超人的智慧,在審時度勢中,尋找成大事的契機。因此,對於智勇雙全的人來說,前途越是艱險無比,越要勇往直前。

有意識地培養膽識,在細胞中注入激情

膽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自己磨練出來的。要想膽識過人,氣吞山河,就要在生命的細胞中有一股爭天下的激情。

盡管我們知道膽識是成大事必備的素質之一,但做起來的確有一定難度,那麼,那些成大事者難道真的就天生具備過人的膽識嗎?令人吃驚的是,成功人士往往這樣說:“不,實際上,我們都覺得我們的膽量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培養並有意識地發展起來的。”

胡雪岩的膽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自己磨練出來的。他之所以膽識過人,氣吞山河,是因為他生命的細胞中有一股爭天下的激情。

當胡雪岩還是一個錢莊小徒時,曾經遇到過政府軍隊向他的錢莊借錢的問題。老板如果當時在場,肯定打死也不借,其結果也必然是人財兩亡。而胡雪岩卻出來挑頭,將錢借給了左宗棠的軍隊。這個無奈之舉,卻為胡雪岩在日後為太平軍偷運糧食被左宗棠軍隊發現後及時化險為夷打下了基礎,並使他成了左宗棠所信任的商人。在當時這樣的國難之際,政府或軍隊向大商人和錢莊、糧行借錢、借糧是很常見的,也是擺在商人和錢莊糧行主麵前的不可避免的問題。這個時候政府軍隊的信譽和商人錢莊糧行主的眼光見識就起了作用。像左宗棠帶領的軍隊,軍紀嚴明,在當時和曾國藩的軍隊一樣,是深得鄉紳商人的信任的。但是在江浙,太平軍與清政府的軍隊形成對峙之勢,誰勝誰負難以預料。把錢糧借給政府軍的確可能難以收回。胡雪岩隨機應變,適時適度地選擇了與政府合作,這種勇氣與那些苟全性命與財錢的商人錢莊糧行主形成了對比,因而也正是他得以脫穎而出的原因。

縱觀那些百萬富翁,超百萬富翁,億萬富翁都是為自己打工的業主,創業者或自由職業者。當然,為自己打工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如果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你明天就可能丟了生意。但是,這些都不是最要緊的,要緊的是你必須有意識地去減少恐懼和擔心以增強自己的膽量。比如通過競技體育,培養頑強的意誌以抵消恐懼和某種心理障礙。這樣才能使自己具備運動員的素質,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長短線投資結合,風物長宜放遠量

做生意要將膽識放遠,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遠。不要怕投資過大。

事實上,做生意既是資金、實力的較量,還是一種勇氣的較量。做生意賺了一點錢,你把它存在那兒當然是比較保險的,但這些錢永遠也不可能再生錢。欲想把事業做大、做強,就要懂得投資,投資適當、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利潤的多寡。

成大事者就應該有這股子大氣。用現代經濟膽識來看,就是要學會並且敢於投資,在不斷賺錢的同時,也要不斷地以投資的方式去擴展經營範圍,去獲取更大的利潤。沒有能力準確發現投資方向,或者不敢大膽投資的人,換句話說,有了錢不想著用出去或不敢用出去的人,絕不可能成為一個能夠在商場上縱橫捭闔、叱吒風雲的大實業家。

縱觀胡雪岩的發達過程,他能由白手起家,幾年間,便成為富可敵國的超級富豪,以致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紅頂商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總是不限於一門一行,總在不斷地為自己開拓著新的投資方向,並且看準了就大膽投資,沒有絲毫的猶豫。比如在錢莊剛剛起步之時,便開始以有限的財力籌劃投資生絲業務,而正在“銷洋莊”的節骨眼兒上,又根據上海向國際貿易金融大都市發展的趨勢,毫不猶豫地買地建房,投資房地產,此後又根據世情和時局變化,相繼投資藥店、典當業……在胡雪岩的鼎盛時期,他的生意範圍幾乎涉及到他所能涉足到的所有行當。長線投資如錢莊即金融、絲茶生意即貿易、藥店即實業,以及典當業和房地產等,短線投資如軍火、糧食販運等,所有這些生意在當時條件下都是能賺大錢,但又具有風險的生意。很顯然,胡雪岩如果沒追求風險投資的大氣,如果死守著自己熟悉的錢莊生意而不思開拓進取,他的事業絕不可能做得如此轟轟烈烈。胡雪岩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頂要緊的是膽識”,這話可謂道理很深。胡雪岩所說的膽識,從常理上看,不外乎一是要看得“準”;二是要能夠做,不能光說不練,光想不幹。

胡雪岩過人的氣魄和膽識,給人們的啟發是:一個沒有在商場上開疆拓土氣魄的商人,絕不可能在本業之外看到自己還有可以一為的天地,因為他的氣魄本身就會限製了他的見識,他也就既不會有極具膽識的遠見,更不可能有極具膽識的行為。生意人與生意人的不同,從膽識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大生意人的膽識,往往能夠看到十年二十年後的機會;而小生意人,則隻會留意眼前的機會,這個情形,就好像看水中冰山一樣。膽識短淺的人,隻看見露出水麵上的小小山尖兒,而膽識過人的人,卻可以看到尖端及其水下的整座冰山。

由此可見,要想成為一個大手筆的生意人,膽識是“頂要緊”的。所以,胡雪岩才這樣說:“做生意要將膽識放遠,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遠。不要怕投資過大。隻要能用在刀刃兒上,投資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大生意,一定要看大局。”

冒險但不冒無畏的風險

冒險就是勇敢與智識相結合。敢於冒險要跟幹蠢事劃清界限,更不是異想天開碰運氣。

一般而言,欲成大事就必須冒險。冒險就是勇敢與智識相結合。聰明的冒險,必須是了解可能性和自己有承受損失的能力。在這裏,敢於冒險是要跟幹蠢事劃清界限,更不是異想天開碰運氣。

胡雪岩認為,商人求利,刀頭上的血也要敢舔。但這並非要你去盲目地冒險,無論你如何冒險去刀頭舔血,都必須想妥了再去做。這是因為,有的血可以去舔,有的血舔不得。

因此,大凡聰明的生意人,在一樁生意投入運作之前,就已經開始想著為自己留下一條切實可行的全身而退的退路。在胡雪岩的生意由創業而至鼎盛的過程中,他所從事運作的每樁生意,就都既敢於冒險,但卻不去冒無畏的風險。

比如錢莊生意主要是通過兌進兌出以獲取商業利潤。一麵自然是吸收客戶的存款以作資本,另一麵發放貸款。要錢莊向客戶付出利息,自然是越低越好。表麵看來錢莊這種生意隻要把握時機,隨市麵行情變化,根據銀價的起落浮動調整好兌進兌出的利率,錢莊就可以穩穩當當坐收漁翁之利。這種將本求利,平平淡淡比較穩妥的運作方式當然也可以,但終歸不是做錢莊生意的“大手筆”,很難賺取更多的利潤。而要賺大錢,做大事業,不論進出都會有風險。

如果錢莊放出的款要高利收回,就要找大主顧。大主顧做大生意要大本錢,做的大生意能有大利潤也就不在乎借款利率的高低,向這樣的主顧放款,自然收回的利也就高。但錢莊的老板也應該注意到這個問題,借貸者的生意獲利越大,所擔風險也大,款放給他們,自己也要擔風險。萬一對方生意失手,血本無歸,自己放出去的款也就可能不僅收不回高額的利息,連本錢也無法收回,一筆放款也就等於放“倒”了。比如在朝廷與太平軍交戰的兵荒馬亂年月,米商借款販運糧食,獲利就極大。獲利極大,風險也極大,朝廷與太平軍交戰,土匪出沒,運糧途中險惡,米商隨時都可能血本無歸,放款給他們就不能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