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的英文名字為Sey,是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一,由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丁著。

作者簡·奧斯丁,出生於英格蘭漢普郡斯蒂溫頓村,她的父親喬治·奧斯丁係牛津大學畢業,兼任兩個教區的主管牧師。簡·奧斯丁的一生,隻有短短的四十一年,隻寫了六部,《理智與情感》是她的處女作,隨後又接連發表了《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和《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是在她去世後第二年發表的,並署上了作者真名。

奧斯丁一生未婚,生活比較富足。因為她居住在鄉村小鎮,接觸到的都是中小地主、牧師等人物以及他們恬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她的作品裏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她的作品格調輕鬆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深受讀者歡迎。在當時,庸俗無聊的“感傷”和“哥特”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丁的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盡管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對改變當時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較好的作用,在英國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理智與情感》是奧斯丁最富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該書出版兩百年來,一直暢銷至今,不僅被譯成幾十種語言文字,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而且還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華人導演李安根據該部執導過的同名電影《理智與情感》,曾獲得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第四十六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五十三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等多個獎項,足見這部的影響力之廣。

《理智與情感》與作者的另一部名作《傲慢與偏見》堪稱姐妹篇。在這部作品中,簡·奧斯丁以她現實主義的筆調打破了當時英國以假浪漫主義為主流的令人窒息的沉悶局麵,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它講述的是生活在英國一個鄉紳家庭中的兩姐妹——艾利洛和梅莉愛,以她們曲折複雜的婚事風波為主線,用非常細膩的筆觸以及生動形象的對白,描述了沒有豐厚嫁妝的少女戀愛結婚的故事。

《理智與情感》展示了兩姐妹的性格對比,姐姐艾利洛善於用理智來控製情感,妹妹梅莉愛則對感情充滿幻想。因此,麵對愛情的時候,兩姐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正是通過這種“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範問題。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從姐姐艾利洛的人生觀、倫理觀和社交觀出發,敘述了大部分的故事,從而塑造了艾利洛這個知書達理的女性形象,這也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而妹妹梅莉愛性格天真、善良,對愛情充滿無限的遐想。當她們知道維羅賓隻是利用他的社會地位玩弄梅莉愛真摯的感情,最後和富有的格雷小姐成親時,梅莉愛才徹底認識到自己的愚蠢,她的母親也非常懊悔當初對維羅賓的讚賞。這一切都襯托出了艾利洛一貫對事對人的態度是多麼地明智。梅莉愛終於清醒了過來,後悔自己的幼稚,從此決定以姐姐為榜樣,慎重處理戀愛和婚姻的問題。這時她才想到早就愛上她的勃朗德上校。上校和她們姐妹初次見麵時,年紀已經超過了三十五歲,在當時十七歲的梅莉愛眼裏,“他一定是個老光棍”,“他老得都能做我的父親了”。上校一開始就愛上了她,由於他知道維羅賓品性卑劣,擔心天真善良的梅莉愛會受到傷害,便密切關注著梅莉愛的幸福。經過長期的接觸,艾利洛和她母親都深深認識到上校心地善良、品格高尚。在梅莉愛病倒後,他去接坦斯沃特太太時,終於向她透露了對梅莉愛的愛意。梅莉愛吸取了教訓,克服了十七歲時天真的戀愛觀,願意嫁給上校,成為一名家庭主婦。

然而,對於維羅賓,作者卻並沒有刻意加以醜化。正當梅莉愛在別墅附近爬山不慎失足扭傷了腳時,他打獵路過,便把她抱起送回別墅。這是維羅賓的第一次出場,他英俊的容貌立刻征服了梅莉愛母女。此後他每次出現,作者總是通過別人的眼光,對他進行讚美。奧斯丁也並沒有正麵描寫他犯下罪行的經過,而是通過上校首先講出來的,最後還讓他本人來自我表述一番,說他追悔莫及,對梅莉愛從未變過心。這一番話竟然博得了艾利洛的同情,這樣看來,作者分明把維羅賓也當作那個製度的受害者來看待,並把埃登霍跟他作對比。兩人都依賴富有的家庭過著遊手好閑的生活,為了繼承遺產不得不聽命於富孀(丈夫去世的有錢女人)。但埃登霍為人正直,做事有原則,在個人的幸福麵前最終違背母命,而維羅賓則屈服於環境所加的幾乎毀滅性的影響,為了金錢犧牲了對梅莉愛的愛情,和格雷小姐結婚,後來後悔也來不及了。在這部作品中,奧斯丁強調了一點:在當時來說,製度與人相比,製度才是最大的敵人,每個人都是這種製度下的受害者或者潛在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