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當紅月升到正中央時,掌管世間的花草植物生靈的“王”誕生了,人們將“它”稱為“最初的花王”。
據書卷畫冊記載,初位花王貌若天仙,心地十分善良,不願看到任何生靈受到傷害,於是它設了五層保護膜,為的是不讓外麵帶有黑暗念頭的人來到這裏,當地的村民為這裏取了一個名字,叫花靈山。
村民進進出出,難免會有人詢問,久而久之,花靈山的故事就傳到了各個山頭,自然也有好奇的人來探尋,但最終都無果而回,因此花靈山的生靈們和諧安詳的生活,直到第二次紅月升空。
那是在花王山創建後的一千年,一位外來的劍俠客因被人追殺,誤打誤撞進入了花靈山,花王也好奇這位外來人,偷偷的跟在後麵,時間久了,花王被這位瀟灑正直的劍俠客迷住了,便化身為人,與他相見。
王的美貌豈是尋常人可見的?而然,劍俠客遊曆江湖不曾見過如此美貌,便一見鍾情,他放棄了雲遊江湖,與化身為人的花王生活在花靈山,可好景不長,紅月第二次升空了。
那時化身為人花王與劍俠客正在林中散步,劍俠客發現花王的不適,便把它背回木屋,花王也許是知道了紅月對它的危險,在劍俠客去請大夫的時候將木屋反鎖起來。劍俠客在回去的路上見木屋方向有一束白光射出,心中不安,丟棄大夫,獨自跑了回去。
他發現木屋被施法鎖了起來,以為是追殺他的人發現了她的存在,便拿劍劈開木門,小心翼翼的走進去。
劍俠客以為躲在被褥裏的是花王,當掀開被褥時,他卻發現是一個長得與她十分相像的“靈”,劍俠客心中悲傷與憤怒交雜,他用盡全身力氣一劍刺死了正處於虛弱期的花王,花靈山也因此失去了一層保護膜,劍俠客也因為花王的消失離開了花靈山。
與此同時,木屋中花王的靈體消散,化為一顆藍色靈珠,被一朵花包裹孵養。
第二代花王,誕生了。
第二代花王剛有意識的時候就聽玲花仙靈講初代花王的故事,它為了防止初代花王的慘劇,在剛可以化成型的時候就開始修煉化為人的法術,給自己取名為“風寧”意為風般的安寧和平。
因為有了前花王的故事,風寧在十六歲時離開了花靈山,她以為就是因為這幾層保護膜,所以前花王才會被困在這裏,無法離開,而她要去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在那裏生存。
但因修習不夠,在惘林被誤當高級仙靈追殺而亡。
在風寧死後的五百年,紅月終於又一次升了起來,風寧靈化為黃色靈珠,被血腥的氣息吸引,在一處怨氣深重的血潭中孵養。
第三代花王,誕生了。
在它還是靈珠的時候便被一個活了上百年的獵者發現了,獵者見它與書中的描寫十分相似,便把它帶回家中,用每天獵殺的宗門人血或高級靈的血來孵養。
可幾十年了,無論獵者帶來多麼鮮純的血,它還是無法化為型,而獵者也因為殺戮過多,被五大宗門及數小門派合力殺死。
而正是這獵者的死,使第三代花王化成型。
獵者在死前也許也是感應到了些什麼,突然大笑起來,笑中時不時還摻雜著哭聲,大家以為他走火入魔,不可救,便紛紛離開。
獵者用僅剩的法術將自己的心頭血凝聚成血石,送到了剛剛化成型的花王的身邊,花王接到血石的同時,獵者也靈散了。
花王從血石中感應到十分悲虐的情感,便決定去尋找這顆石頭的主人。獵者的鮮血與血石互相感應,將它帶到了獵者身邊。
花王因接受不了獵者已經死去的現實,吞掉血石後崩潰靈散。
自第三代花王以血化型而後的幾千年,每當紅月升空時,從前體靈化出的靈珠都不再是鮮豔的顏色,而是似漿中誕生的血紅色。花王也不再有從前的靈氣,漸漸的被血氣覆蓋。
從此,人們便將她的轉世稱謂為,花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