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詩詞結緣(1 / 3)

第一章:詩詞結緣

“大家好,我叫王官奕劍,我來自祖國北方的一個農村。我愛好文學,尤其喜歡詩詞,曾在地方小報上發表過一些豆腐塊兒文章。很高興認識大家,這裏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我愛我們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以後請多多關照!”這是王官奕劍第一次在班會上的自我介紹。

隨後,班會結束了,一臉笑意的王官奕劍一個人自在悠閑的漫步在校園裏。此時王官奕劍很高興,十多年寒窗苦讀終於有了收獲,憑借自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勇氣和決心,最後以比較滿意的成績考上了這所二流大學。

王官奕劍家境不好,出生在山村成長在農村,環境塑造人也製約了人。農村的教育水平和城市裏的教育水平是沒法比的,無論是在師資力量上還是在辦學的硬件方麵都要遠遠落後於城市。

所以王官奕劍感覺能夠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過五關斬六將,最後考入一所二流學府已是十分的不易,十分難得了。他的好多同學高中沒有畢業就輟學了,甚至有的初中畢業就投入到了社會滾滾洪流中,迷失了自己。

記得,高考過後,王官奕劍就脫離了學校生活,放棄了學生的身份。他沒有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全身心的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王官奕劍的父親是建築工人,在農村俗叫“泥瓦匠”。王官奕劍就隨同父親一起背了鋪蓋離家到了建築隊工地上打工。

王官奕劍剛剛高中畢業,再加上高考學習期間沒日沒夜的寒窗苦讀,營養又跟不上,所以王官奕劍的身體比較單薄進而瘦弱了。

建築隊上的工作多是體力活,有些好活兒,比如看機器,記工分等是輪不到王官奕劍這沒有絲毫關係的人來做的。最簡單的活兒就是搬磚、鏟泥、或者打夯、翻土、推沙石、扛水泥什麼的。麵對這樣繁重的體力活兒,王官奕劍總是咬牙忍了,他從不會偷懶取巧,包工頭在與不在他都是一樣的幹活兒。不像有的人,工頭來了就裝模作樣的賣力使勁幹活兒表現自己,工頭走了就懶懶散散甚至坐下來休息說笑。建築隊上的活兒是熬天數的,天沒有亮就起來吃飯,中午吃過飯隻休息一個小時就幹活,到了天黑的看不見了才收工,一天十多個小時。

看到這樣,父親就常常教育王官奕劍:幹活兒不能蠻幹,不能一根兒筋兒,要學會忙裏偷閑,還要學會察言觀色。俗話說:眼皮活,能吃饃。

王官奕劍卻不去管這些道理,他此時心裏隻想著通知書的事兒!好在的是這樣的活兒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需要怎麼用心,隻是機械的出蠻力就行。

在枯燥的體力勞動之餘,王官奕劍焦急的等待著通知書,後來時日一久,漸漸的就失去了動力。那時,他又找到了樂趣,就是背記唐宋詩詞。

這個雅好還得從高一說起,當時王官奕劍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師範剛畢業的青年教師。這位老師待人很熱情、真誠,無論老師還是同學都很喜歡他。

同學們更愛去他那裏玩,偶爾也幫他打水、掃地什麼的。王官奕劍有時也陪著同學們去那裏玩,到了那裏其他同學們說笑時,王官奕劍卻喜歡看書。

有一次,老師就借給了王官奕劍一本《唐宋婉約詞》,王官奕劍讀來愛不釋手,口留餘香。最後,王官奕劍就把整本書上的詞都抄到了本子上,學習之餘,王官奕劍就會吟詠背記一番。

現在,在建築工地上打工,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之餘,那些抄錄的詞就成了王官奕劍最好的朋友,工作歇息時,偶爾看上幾眼,讀上幾句心裏頓時美滋滋的,感覺這個世界還有些美好的東西,也就忘卻了筋骨所受到的勞累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