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湛藍的天空飛機呼嘯而過,空留下一陣轟鳴聲,震撼著我心底。
當飛機經曆了強大的空氣對流時,誰都沒有想到原來它還可以平安的降落在洛杉磯。
當我真正站在洛杉磯的土地上時,回頭望著茫茫人海仿佛看見那個人溫柔而又寵溺的笑容。
手中的幾張信紙不停的被風吹動,發出嘩嘩的響聲。我卻撕成碎屑向空中撒去,然後轉身,任由碎屑吹到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
如果可以
我希望我不是我
我沒見過他、不知道他的容貌,我們沒通過電話、我不知道他的聲音。
我大概從未想到過有一天有一天我會愛上一個陌生人,或者說一個從未謀麵的人。在真正見到他之前,我們之間所有的聯係幾乎都是QQ、MSN甚至寫信,一封信從Z市到W市要半月的時間,盡管郵局大嬸一直告訴我全國大陸範圍內最多五天就到,可幾乎我從來沒有經曆過五天的來信,記憶中仿佛有一次經曆了一月之久,我曾一度懷疑送信的人是騎自行車。不過有一點很幸運,在這個信件丟失率極高的國家他的來信件尚未丟失過。時間總是在期盼中飛快的流逝,一轉眼,已過兩年。
—————題記
【一】那年,17歲。
在那個暑假,夏天和以往一樣像是要烤幹一切,所有在街上穿梭的人都是麵帶疲倦,毫無生機,隻有知了無賴般的趴在樹上吱吱的叫著,讓人心生厭惡。
我在吃完第三隻甜筒的時候終於忍不住跳起把窗簾拉起試圖遮住這透過玻璃更加灼人的陽光。
夏天總是坐在空調房間裏大概真的是會吹出病來的,對此我深有體會,在反複折騰了幾次感冒之後我終於決定減少開空調的時間,在房間裏好好的待著。盡量少出門以免中暑暈在外麵。因為暑假他從學校回來了,也終於可以在電腦上陪著我,從早上一直到晚上,談各地的風土人情,美味小吃。
這算網戀麼?我想起以前自己對網上的人物總是感覺虛擬的很。
如果非要說這是一場網戀,那麼,在15歲那個叛逆的年齡我已經冒充22歲的OL在各種網站上談了不計其數的男朋友。我甚至為他們建立了一個特別分組,後來那件事發生以後我注銷了號碼,從此這些人便消失在了茫茫網絡之中,再無蹤跡。而我也變得安份不少,再也不喜歡那虛擬的花花世界,隻是想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單純的望著藍天白雲發呆。
與他相識也不過是一場偶然。某文字論壇上交流板塊讓我遇見了他,然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想起起初的聊天都隻是我一個人密密麻麻的發一串字而他隻有一個字“嗯。”
我可以天天放假而他多數是13天才有一次一天半的假期,這被我戲稱派送罪犯回家探親,學校是一座無形的監獄,裏麵的人大概都是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不知道是什麼讓我萌發了這種念頭,大概不單單是因為好奇。我突然想去Z市看看這個人,他也許有著與我仿佛大的年齡,隻是他仍然在繼續著他的學業,而學校對於我來說不過是一個可去可不去的場所,有人熱衷於打理好一切關係學校大門隨時敞開,去與不去又有什麼。
所以我甚少出現在我的班級、課堂、我的座位。盡管我的桌上一年四季擺著那些一點沒有實際用處的課本,我幾乎除了名字從未在寫過什麼,而寫名字這件事也隻是因為從小父親就告訴我有了自己的新課本要首先寫上名字,這樣就是你的了。
z市離W市似乎並不是特別的遠,相隔區區四個省而已。我想去看看他,看看他的生活、他的世界。然後要麼留下常駐客要麼離開做一個匆匆過客。
我默默在網上搜索著動車票、高鐵、或者飛機,心裏盤算著我應該哪一天逃出去,我買了地圖,藏在書櫃底,一個人時就會翻出來,用我蹩腳的方式換算著比例尺,估算著我們之間的距離,似乎隻有不到四個中指指腹的距離。
當我算好了一切,小心翼翼的在不驚動母親的情況下將銀行卡中的錢不動聲息的提出一部分,準備好“盤纏”之後,在售票大廳卻被告知未成年人不得獨自購買機票這一鐵定的事實,坐火車未免不是一個好方法,但是長達20多個小時的車程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這件事,我很頹廢,一個人悶在房間裏好久,甚至忽略了QQ上正在閃爍的頭像。
夜幕降臨、為這座城市換上另一套裝扮。霓虹閃爍的不夜城。
少有的日子,母親做好了飯菜,餐廳裏難的有飯香彌漫,可我卻沒有絲毫的胃口,更沒有心情,因為我知道不一會就會有另一個男人的到來,果真,開門聲傳來,一陣歡聲笑語之後,我聽見了板凳和地板拉扯的聲音,他們在用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