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生,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客觀理由,去往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遇見很多不一樣的人。曾經堵著氣說再見的彼此,等再次相遇時卻並不是初見時那般愉悅。
五年後的再次見麵,尹秀雅實在不太想去談兒女情長,不僅是越來越成熟的她已經厭倦了這種對於他人是必需品,對於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沉迷工作的尹秀雅來說,已經是奢侈品了。
現在的她已經有了比談戀愛更有奔頭的理想和目標。
雖然這幾年在蘇照山的隱形幫助下,自己這一路過得也挺順暢的,可兩個人的關係再怎麼親昵也比不過血濃於水的親情。
所以,親生的總歸是親生的。在尹秀雅的內心深處,依稀還保留著一些可以尋求到親生父母的希望。那是久居他鄉,懷念親人的渴望,更是一種藏在心底幾十年的深深思念之情。
這麼多年以來,盡管她還是會因為小時候被父母拋棄心有餘悸,更會在某個夜晚產生自殺的念頭。可依然抵擋不住她想要找回親生父母的願望。
做自己想做的事,見自己相見的人。對現在的尹秀雅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茫茫人海中,恍如大海撈針那般無措,為了能夠滿足自己愈來愈強烈的意識請求,尹秀雅想盡了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方法,卻沒有一點收獲,二十多年過去了,塵封的往事就好像是過眼雲煙,消散在天空中的每一個角落。
所以,在工作之餘,她還是會抽出時間調查方年發生的事情,不是一定要回到他們身邊,但是搞清楚他們丟棄自己的原因,成為了尹秀雅特別在意的事情。
蘇照山也會偶爾給她帶去幫助,但他實在不想尹秀雅會因為尋找自己的父母而放棄成為他最得意的門生。所以有時候,他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距離上次見麵後,過了近一周的時間,蘇向北終是向蘇照山打了電話,發去了兒子身份的問候。
“爸,我最近回國了,打算去你那裏看看您,您最近怎麼樣,身體還好嗎?”
“臭小子,這都多久了?也沒個消息,現在知道迷途知返了?虧你還能想起來我這個爸!”
“小北啊,你要回來了嗎?怎麼沒提前打電話去接你啊?”
蘇向北的一通電話,讓蘇照山和蘇向北的奶奶都從閑聊中拉回現實。
平日裏,蘇照山作為心理醫生很懂得怎樣控製自己的情緒,以及怎樣不失禮卻恰如其分的表達自己的負麵情緒的。
可是當接聽到離開自己幾年時光的兒子發來問候,並且還要回家看自己的時候,一種傳統父親般的慣式語言表達體係就溢出來了。
而蘇母卻是和以前一樣,淡定自如,誰能體會到表麵上的簡單問候,背後卻藏著深深地思念和抑製不住的哀愁。
“爸,沒事兒,我都多大了,回家的路我早就記得了,不會迷路的,您和奶奶放心好了,你們呀,在家做好飯菜就行,我準時到家!”
一聽到自己的乖孫回來,奶奶就高興地不得了。
對於蘇向北回國,他們母子倆不知道期盼了多久。
“小北,想吃什麼,告訴奶奶,奶奶給你做!”
能夠看到乖孫兒,老人家臉上洋溢的幸福簡直像是吃了蜜一樣的甜。
“奶奶,隻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歡吃!奶奶,我好想你哦!”
視頻的另一頭蘇向北也是撒嬌賣萌讓人覺得甚是可愛。
蘇照山的年紀越來越大,雖然麵對著可能隨時被時代潮水擊退的危險,但還是喜歡在學校裏教書。他總說,教書育人是他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輩子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他做教師的初心。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告訴尹秀雅作為學生要謹記老師的諄諄教誨,而不能總是跟著大流跑,忘了尊師重教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