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活篇——讓禮儀的陽光灑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第26課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讓婚姻的紐帶更加堅實(2 / 3)

大部分人的婚姻,愛情不見了,剩下的隻是親情,就像父母對子女一樣,壓力就很重,太太把先生當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對方反彈當然大。為何夫妻關係會變成隻剩下親情,那是因為彼此的基本能力──調整生命的能力不夠。一般人在親情關係上溝通較少,沒有辦法像朋友那樣可以海闊天空地交談。夫妻的談論焦點隻在於柴米油鹽,愈談愈窄,交談話題如果與工作有關,那就愈談愈苦了,因為公司的問題太多了。婚前談愛情是甜蜜的,愈談愈高興,以為彼此合得來,就結婚了,婚後,麵對的是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不管是工作或婚姻生活都乏善可陳,不能談心,障礙愈談愈多,情緒就來了。

經營好自己,你對周圍的人的看法,對愛人的看法,就會改變,就會調整。之後,你與對方的關係會還原到比較自然的狀態,對待方式就會比較好。如果問題不是很大,自然就會化解掉,問題如果很大,自然會找出解決的辦法,而不會因某種因素而執著不放。兩性關係最重要的是互動,這不是單純一方放下,另一方就會跟著,而是雙方都能放下自我,為對方多考慮一些。

金婚相守期:你依然是我手心裏的寶

一生長相守的婚姻隻有一個信念: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不離不棄。真正守住了婚姻的信念,也就決定了一切。

小路走來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們相依相偎,相攙相扶,那也許就是真正的愛情。兩個人可以一起度過一生,雖然他們之間已不存在當代人所謂的愛情,但他們已經把愛情升華到依托、默契、信任。

樓下住著一對老夫妻,男的是離休的處級幹部,女的退休前是一家大醫院的主任醫師。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個是某局裏的中層幹部,一個在國外讀書。

入秋的一個傍晚,我看見那老夫人在翻曬蘿卜,我很奇怪,像她這樣的家庭,還用自己淹菜吃嗎?我問她:“張阿姨,你家還醃鹹菜嗎?”那老夫人很有豐韻,笑起來一臉的幸福,她說:“你王伯就愛吃我做的蘿卜鹹菜,吃了一輩子都不夠。過去工作再忙,都要給他晾菜,何況現在退休了有的是時間。”

望著翻菜的老人,忽然就想起林語堂先生的名言:愛一個人,從他肚子起。對那些走過幾十載風風雨雨的婚姻來說,愛可能真的就落在碗裏,落在“蘿卜幹”上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感情的事沒有人能說清楚,也許說清楚了就不再是感情。婚姻中的愛情在外人看來都是過眼雲煙,和白開水無異。可是,外來者不明白的卻是婚姻中人往往“除卻巫山不是雲”。雖然找新人是為了新鮮,但有趣的卻是往往過了一段時間就又走回到婚姻的老路上,希望新人能變成舊人,以便遷就他的舊習慣。

有人說“鐵打的婚姻流水的情”,也許就是這個意思。一個女孩在陷入第三者的困境後,一直無法決定何去何從,結果有一天目睹了自己插足的那家三口歡歡喜喜的場麵後痛定思痛,感覺到人家是老夫妻閑著也是閑著,打孩子吵閑嘴也不過癮,剛好我摻和進去讓人家娛樂了一把。第三者的加入就好像往白開水裏加了油,就算剛開始因為水的熱度能形成甜美的湯,但最終依然會孤單單浮在水麵上,被徹底清出去了。而冷卻下來的白開水卻好像更融洽了。鐵打的婚姻中隻要有一個人無怨無悔地堅守就可以打敗一切,而流水的愛情則可能在任何有激情的人中發生,雖然如流星般燦爛,但是大多也如流星般短暫。

誰不希望一生能有一個不離不棄的伴侶呢?誰不希望這個世上有一個人真正懂自己、愛護自己,直至一生一世呢?誰不希望這世上有一個人不要求任何回報,隻是死心塌地對自己好呢?我們都希望有這麼一個人,如果真有這麼一個人,那麼我們誰也不會放他走。人同此心,因此,不離不棄的婚姻就是鐵打的婚姻。

婚姻的極致:互相欣賞

有人說,男女之間最重要的不是相愛,而是互相欣賞。

欣賞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愛。大多數的愛,都是以占有為目的的。而欣賞,已不在乎是否能夠占有。男女一到了彼此欣賞的境界,那種相愛就到了美的極致,就都不忍心敗壞它。所以有人說,不要跟你最愛的人結婚,說的就是進入了這種境界之後的某種朦朧的感覺,並非完全是在發燒說胡話。而男女一旦進入彼此欣賞的境界,倘若還要進一步地走近、結合,往往就能造就出愛的最大愉悅。

大多數的男女,也是在兩情相悅的情形下結合的,但是硬要說是進入了彼此欣賞的境界,恐怕多半隻是自欺而已。一位女子在一篇文章裏寫到:一次和準男友去喝咖啡,結賬時她說:讓我來付款。男的連聲說“不行不行”,接著就是一通男的就該付賬的大道理。這位女子接著寫道:我很想告訴他我並不以為男人付賬才有風度,而女人付款就無自尊。我很想告訴他,有時付款也是一種樂趣和灑脫。然而我什麼也沒說,我知道,他欣賞不了一份快樂和灑脫。

欣賞是一種遠離世俗觀念的眼光,不在乎是不是有人認同或產生共鳴。懂得欣賞的人必定是有情調的人,他能在別人看來索然無味的言語舉止裏咀嚼出一種叫做“味道”的東西。當女孩走近櫃台為他們的早餐付賬時,他不會想到搶著付賬來顯示男人的風度,而是安靜地坐著,從女孩輕盈的腳步中,欣賞女孩內心的那一份快樂;他會滿心歡喜地傾聽女友在電話那頭的隻言片語,或是惡作劇地弄出各種古怪的聲音,感受那當中蘊蓄的一份美麗的牽掛;他像欣賞名家的字畫一樣欣賞女友的塗鴉之作,品味到一種名家的字畫裏所沒有的一份溫馨與熨帖。

一個女子可以長得不夠漂亮,一個男子可以窮困潦倒到沒有一個女孩子願意嫁給他,但是不可以從不被欣賞,或是從來不曾欣賞過他人——因為,有一個女子說過這樣一句話:“隻要你能欣賞這世界一半的另一半,你就會毫無保留地擁抱一個完整的世界。”

欣賞的力量是神奇的。每一個人終生都期待著別人的注視與關切,喝彩和鼓掌。從別人的欣賞中,每個人都比較容易重新認識自我,得到對自我的肯定,感受到生活的坦誠和美好。如果生活中多的隻是沉默、孤寂、埋怨,那必定索然無味。

欣賞來自真誠,欣賞者自身有對人生的積極追求。欣賞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是現代社會文明人應有的修養。青年男女甜蜜的初戀大都來自相互欣賞。遺憾的是,婚後不少夫妻間的相互欣賞卻日漸稀少。

塞浦路斯有一個名叫皮格馬利翁的雕塑師,他十分欣賞自己精心製作的愛情雕像,欣賞其每一個部位,欣賞她迷人的表情,以至於愛上了她。皮格馬利翁懇求維納斯,請她為自己所欣賞、鍾愛的石製雕像賦予生命。最後,雕塑師和自己的作品喜結鸞鳳。婚後,皮格馬利翁從對妻子的欣賞中獲得了藝術的力量。後來,蕭伯納借用這個美好的故事編寫了名叫《皮格馬利翁》的戲劇及《我美麗的小姐》的音樂劇。在這兩個劇本中,一個名叫伊裏莎·杜麗特爾的暴虐、孤僻的女人,被那位教師和他的欣賞訓練成了美麗而迷人的姑娘。

由此可見,夫妻雙方在婚後沒有理由要將婚前對對方的欣賞收回,更不能因締結婚姻而忽視用欣賞來鞏固感情,增進愛情。因欣賞而吸引、相戀、結合,這可能是短暫的因互相欣賞而夫妻相敬如賓、恩恩愛愛、甜甜蜜蜜卻是永久的。生活中,夫妻間都會把對方的一次稱讚、一個眼神、一個微笑留在心底。妻子的幾句讚美,毫無疑問必將大大調動丈夫洗衣做飯的積極性,盡管他洗的衣領口、袖口還髒,他做的飯菜鹹得難以入口。當妻子默默地承擔生活的重任,自己白菜咽飯或鹹菜就饃,卻把煮熟的雞蛋悄悄塞進丈夫的衣袋時,丈夫應該對妻子的關心,報以欣賞和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