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做人要剛柔結合,辦事要軟硬兼施-把握軟與硬的分寸 14.沉默背後蘊含著力量
人生了一張嘴巴兩個耳朵,意思是讓我們多聽少說。有時候,適當的閉嘴反而會有利於我們與外界的交往。因為也許在此時,我們的語言過多反而遭致對方的猜忌。
無聲的力量就像空氣,無所不在。
老子說:“真正的雄辯與木訥相同。”
西諺說:“爭辯是銀,沉默是金。”
“不言而言”這句話出自《莊子》,指的是人以沉默的方式來打動與說服人,使用無言戰術來達到目的。
範睢的沉默
戰國時,秦昭襄王第一次召見範睢時,範睢所采用的便是這種沉默的招術。
當時秦昭襄王在位已36年,但國家軍政權力依然掌握在母親宣太後和叔叔穰侯手中,使得昭襄王無法獨立執政,實行變革。範雎就是在這時到達秦國的。他先給昭襄王上疏,說自己有辦法使秦國強大,還暗示了如何處理昭襄王與宣太後及穰侯的關鍵問題。
昭襄王看了範睢的上疏後決定召見範睢。到了召見那天,範雎故意事先在接見的地點四處閑逛。昭襄王駕到時,侍臣看到有人在附近閑逛,便道:“大王駕到,回避!”
範雎這時故意提高聲音說道:“秦國哪有什麼大王,隻有宣太後和穰侯而已!”
這話正好擊中了昭襄王積壓在心中許久的心病。他有些不安地接見範睢,對他說:“早該拜見先生的,隻是政務煩心,每天要去請示太後,所以拖到現在。我生性愚鈍,請先生不要客氣,多加教誨。”
但範睢一言不發,若無其事地向四周顧盼著。
大廳內靜悄悄的,氣氛十分凝重。左右群臣們都有些不安地看著事態的發展。
昭襄王猜想可能是由於眾臣在場,範睢有所不便,就遣退眾臣,但範睢仍然一言不發。昭襄王於是又問道:“先生有什麼賜教於我?”
範睢開了口,說:“是,是。”停了一會兒,秦王又一次請教,範睢仍隻是說:“是,是。”停了一會兒,如此重複了好幾次。
後來,昭襄王長跪不起,說:“先生不肯指教我嗎?至少也該解釋一下為什麼一言不發的理由吧!”
這時,範雎才拜謝道:“不敢如此。”於是滔滔不絕地談下去。他談的主要內容即是著名的“遠交近攻”策略,同時也談及太後、穰侯等人獨斷專權、架空昭襄王一事,並提出應對策略。
秦昭襄王聽了範雎的話後十分讚賞,馬上任命他為顧問。幾年後,又讓範睢做了秦國宰相。後來他對範睢說:“過去齊桓公得到管仲,時人稱他為‘仲父’;現在我得到您,也要稱您為‘父’!”
範睢別出心裁的做事方法確有其妙不可言的獨特效力。沉默使昭襄王屏退了眾臣,也使昭襄王能懷著一種驚異而專注的心理來傾聽範雎的意見,並加重了對他的敬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