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典型案例 第三節問題解決技能訓練
一、訓練目的
1.認識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2.探尋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3.通過集思廣益,找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訓練內容安排
1.講授有關方麵的內容。
2.集思廣益分析問題。
3.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三、訓練時間
約兩個小時。
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1.“顯而易見”的常規方法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2.創造性思維能幫助你思考出可能使問題得到解決的多種方法。
3.通過對多種方法的分析、比較,縮小方法選擇的範圍。
4.通過進一步的綜合比較、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5.創造性思維與對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較相結合。
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
一、每個人都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創造性思維是怎樣產生的?
1.對問題進行開放的多角度、多層麵的思考。
2.不要急於求成,草率地選擇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對問題進行K時間的分析和思考。
3.敢於冒險。
4.集思廣益,聽聽與問題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的意見。
如何解決問題
問題出現後,許多管理人員常常按照常規的(例行的)辦法很快就對之作出處理。殊不知,一個問題往往不隻一種解決辦法,而常規的解決辦法未必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們可以創造性思維,找到可能使問題得到解決的多種方法,然後通過對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較,結合問題自身的特點和要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不難看出,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下麵兩個步驟:
1.進行多角度、多層麵的創造性思維,列舉可能使問題得到解決的多種方法。
2.通過對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較,一步一步縮小方法選擇的範圍,直至遴選出最佳方法。
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
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其實,創造性思維並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創造出某種全新的東西。創造性思維與常規性思維存在著緊密的聯係。怎樣才能“產生”出創造性思維呢?下麵列出四種方法:
1.對問題進行開放的、多角度、多層麵的分析和思考。不要固執地以為,一個問題就隻有一種解決方法。其實若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往往就能發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不要急於求成,草率地選擇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對問題進行長時間的分析與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問題往往就會有更多、更新的思考,也就能夠發現解決問題的更多方法。
3.不要怕冒風險。機遇與風險同在,對那些看起來有風險的解決辦法,也要敢想,不要一概拒之門外。
4.集思廣益,注意聽聽下屬員工和組織中其他人士的意見。他們由於與問題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常常“旁觀者清”,發現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
集思廣益,進一步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障礙往往來自問題本身,或者說,管理人員常常“當局者迷”,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因為人的知識、能力、閱曆等畢竟有限,它限製了人對某個問題的分析和思考。要得到更多、更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管理人員需要集中眾人的智慧,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
下麵就是開展這項活動的步驟:
1.舉出你當前或近期工作中麵臨的問題,並在一張備用白紙的頂端對之簡單描述一番。
2.受訓人員分組(每個小組4~5人)完成下麵的活動。每個受訓人員花兩分鍾向小組其他成員介紹列出的問題。然後讓小組其他成員花三分鍾對你列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陳述。注意,在小組其他成員分析、陳述時,你隻需把他們陳述內容的要點完整地在備用紙上記錄下來,而不許發表任何意見和評論。
3.小組對每個人的問題都進行了討論和陳述後,每個小組成員再看看備用紙上的記錄。思考下列問題:
a.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你是不是對問題本身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理解?
b.其他人對問題的有關分析是不是有很多是你以前未曾想到的?
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這項活動的要點是:
集思廣益,讓其他人提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在正式的討論分析之前,你不要對其他人的意見發表任何評論。
你可以召集你的部分下屬員工,運用這種方法探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項活動中,你首先須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向你們小組的其他三人作一簡單介紹。小組的其他三人隨後就要針對你的問題提出九種不同的解決辦法(一人提三種)。然後要求你對這九種方法進行分析、比較,選出你認為的“最佳方法”,與小組其他受訓人員進行交流。
基本步驟如下:
1.想一個你熟悉的問題,在一張備用白紙的頂部對之作簡要文字描述。要注意寫出問題解決的目標要求和主要約束條件。
2.你與三個受訓人員組成四人小組。小組活動按下列要求進行:每個受訓人員在一分鍾之內向小組其他人員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提出的問題及其處理的目標要求和約束條件。然後其他小組成員花兩分鍾針對“你”提出的問題每個人列出三種解決方案,“你”須做好記錄。
3.受訓人員通讀自己備用紙上列出的解決問題的九種方案。此時,你大腦中可能隨時“進”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新的思路。你可以把它們補充記錄在紙上。
4.對列出的所有方案分析、比較,選出其中較為可行的兩三種方案。
5.進一步分析、比較這兩三種方案,根據問題本身的目標要求和約束條件,速選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6.花兩分鍾與小組其他人員交流一下“你”最後遴選出的“最佳方案”。
第二節創造性思維訓練
1956年,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吉爾福德教授,首次發表了X—A創造力測驗,為這一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之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托拉斯教授,又將其做了改進,發表了TTCT創造力測驗。幾十年來,創造力測驗已被廣泛地用於教育、管理、科學技術等領域中的創造力開發和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等方麵,受到了教育界、企業界和科技界的歡迎。近年來,我國也進行了創造力測試的試點工作。並且取得了許多可喜的經驗。
吉爾福德、布朗等心理學家,一般地把創造力看作是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即對規定的刺激產生大量的、變化的、獨特反應的能力,因而創造力測驗主要是用來測定發散性思維能力的,一般是以發散性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三個方麵進行評分。作為訓練創造性思維而用的材料,大致也是照此安排,均側重於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一、發散思維訓練
以材料、功能、結構、形態、組合、方法、因果、關係等8個方麵為“發散點”,進行具有集中性的多端、靈活、新穎的發散訓練以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一)材料發散
以某個物品作為“材料”,以其為發散點,設想它的多種用途。
[例]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廢鋼船的各種用途。
1.將船沉人海中,用作人工魚礁;2.將船裝滿砂土,用作防波堤;3.對10萬噸以上的雙底油輪,切除內底以上的船體部分,即留下雙層底部分,使其成為平底船,然後將這種平底船用作狹小碼頭的接長;4.用作停車場;5.用作卡拉OK場地;6.用作迪斯科舞場;7.用作劇場;8.用作競賽會場;9.用作展覽場所;10.用作電影院;11.用作旅館;12.用作倉庫;13.用作機場跑道(將10艘左右的巨型油輪串聯成長為3000m以上,即可供飛機起降);14.利用船上的發電設備,設立蔬菜加工工場,等等。
【訓練題】
1.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戰土鋼盔的各種用途;
2.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水的各種用途;
3.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門的各種用途;
4.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防腐劑的各種用途;
5.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火的各種用途;
6.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泥土的各種用途;
7.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彈簧的各種用途;
8.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書的各種用途;
9.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報紙的各種用途;
10.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石油的各種用途。
(二)功能發散
以某事物的功能為發散點設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
[例]怎樣才能達到照明的目的?(辦法越多越好)點油燈;開電燈;點蠟燭;用鏡子反射太陽光;劃火柴;燒紙片;按手電筒;點火把;燃黃火……
【訓練題】
1.怎樣才能達到取暖的目的?(辦法越多越好)
2.怎樣才能達到降溫的目的?(辦法越多越好)
3.怎樣才能延長壽命?(辦法越多越好)
4.怎樣才能保持生態平衡?(辦法越多越好)
5.怎樣才能提高運算速度?(辦法越多越好)
6.怎樣使一個物品看起來更清楚?(辦法越多越好)
7.怎樣才能提高隔音效果?(辦法越多越好)
8.怎樣才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辦法越多越好)
9.怎樣才能使兩樣東西連接起來?(辦法越多越好)
10.怎樣才能使兩樣東西分開?(辦法越多越好)
(三)結構發散
以某種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性能。
[例]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訓練題】
1.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2.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3.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乙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5.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6.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7.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8.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並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稱;
9.盡可能多地列舉出像“書頁式”結構的東西(已發明或自己設想出來的);
10.盡可能多地列舉出“立方體”結構的東西(已發明或自己設想出來的)。
(四)形態發散
以事物的形態(如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氣味、明暗等)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例]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紅顏色可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紅燈——禁止通行的交通信號;紅旗;紅墨水;紅芯鉛筆;紅圍巾;紅喜報;紅皮鞋;紅袖章;紅衣服;紅領巾;紅封皮的日記本;紅皮球;消防車的紅色車身;紅十字標誌;紅星;紅色印泥;紅燈籠;紅頭繩;紅指甲油……
【訓練題】
1.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黑顏色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2.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鈴聲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3.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鼓聲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4.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粉末狀態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5.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漿液狀態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6.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圓形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7.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方形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8.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香味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9.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味道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10.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陰影可以做什麼或辦什麼事。
(五)組合發散
從某一事物出發,以此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另一事物(或一些事情)連結成具有新價值(或附加價值的)新事物的各種可能性。
[例]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鑰匙圈可以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可同小刀組合;可同指甲剪組合;可同小剪刀組合;可同圖章組合;可同紀念章組合;可同微型手電筒組合;可同開汽水的扳手組合;可同開罐頭的刀組合;可同微型圓珠筆組合;可同微型溫度計組合;可同小的工藝品組合……
【訓練題】
1.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發動機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2.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潤滑劑可同哪些東四組合在一起;
3.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人造衛星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4.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炸藥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5.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船舶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6.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塑料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7.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鍾表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8.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詩詞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9.盡可能多地寫出(或說出)音樂可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10.利用所列的圖形做材料(大小可以任意擴縮,但必須保持其基本形態),盡可能多地構成各種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