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圈子,一個光明正大的人,麵對十個心懷叵測的人,肯定要吃虧的。
一個人,可以做好人,可以做好事,但不一定得到好報。
褚英對自己曾經無比尊重的父汗,對是非顛倒的圈子,從希望變成失望,從失望變成絕望。
他能做的,隻有沉默,也隻能沉默。
努爾哈赤見褚英如此倔強,還真有點心虛。畢竟,他知道,從建設圈子的角度看,褚英所為並沒有錯,而且完全正確。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站在一把手的隊列之外。
努爾哈赤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圈主,不想就此偏居東北一隅,手下有群打手,有房子有地有女人,就滿足了。他要的,是更龐大、更富足的天下第一大圈子。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他必須一直牢牢地掌控著這個圈子。圈子裏的人,必須對他言聽計從,唯他馬首是瞻。
任何圈子裏,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褚英是有能力的人,也是努爾哈赤最不放心的人。二把手有能力卻不讓一把手放心,一把手就會做出對彼此都省心的選擇,哪怕是不公平的。二把手的公平,和一把手的野心相比,永遠不值得一提。
人類會有很多死法。冤死,就是其中的一種。
努爾哈赤肯定要在褚英麵前扮演正確、正義的使者,他指著褚英大罵道:“對他們的控告,你既然無話可說,我不得不認為他們說對了。我,年事已高,對外,不能舞戈伐敵;對內,不能全身心處理政務。因此,特意把更多的戰事、政事交給你,把大量的部屬、牛羊甚至金銀都交給你分配、處理。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你拿著東西收買人心,樹立權威。你可到好,被提拔沒幾天,就把東西全搬到自家後院倉庫裏去了。你自己大口吃肉,別人一點湯都喝不著。你要是偷偷摸摸地這樣做,也就罷了,還得意洋洋地把這當成本事,到處炫耀,鬧得天怒人怨,姑子不得睡,和尚不得安。既然你沒資格當這個圈主,那就別當了!”
於是,努爾哈赤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在會上,努爾哈赤宣布,對褚英實行雙規審查,他的家產和部眾,平均分給眾人,以息眾怒。
努爾哈赤出於對褚英管理能力的恐懼,再也沒有給褚英任何機會。在烏拉部將士的心目中,褚英是不可戰勝的戰神,非常恐懼。但是,後來,在努爾哈赤兩次討伐烏拉部時,都沒有使用這張王牌。既沒有讓褚英隨隊出征,也沒有命他把守建州,而是讓他待在自己的家裏。
圈子裏的人都能看出來,這個能力超強的二把手,已經被限製自由了。名為反省,實為軟禁。褚英在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圈子裏,成為可有可無的人,不再受重用、重視,被趕出圈子的決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