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質樸神秘的媚惑-黑色蔬果 第七節、餐桌上的抗癌明星-海帶(1 / 3)

第六章、質樸神秘的媚惑-黑色蔬果 第七節、餐桌上的抗癌明星-海帶

前世今生

海帶,別名昆布、江白菜。褐藻的一種,生長在海底的岩石上,形狀像帶子,含有大量的碘質,可用來提製碘、鉀等。中醫入藥時叫昆布,有“堿性食物之冠”一稱。

海帶原產白令海峽和日本北海道一帶。自然生長的分布範圍,我國限於遼東和山東兩個半島的肥沃海區。1958年南移福建省試養成功,並突破海帶人工育苗和海區與室內渡夏難點,培育出成熟的種海帶,進行生產性育苗和大麵積養殖。人工養殖已推廣到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沿海。但為冷溫帶性種類。

營養價值

海帶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以及碘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遠遠高於陸地蔬菜。由於光合作用,海藻把海洋裏的種種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因此,在海帶內含有許多陸生蔬菜中不可能有的植物化合物。

從氨基酸構成來看,海藻除賴氨酸、色氨酸較低外,蛋氨酸、胱氨酸都很豐富,而一般植物蛋白質卻缺乏這兩種氨基酸。胱氨酸、穀氨酸和甘氨酸可合成穀胱甘肽,能抑製細胞“過氧化”,具有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

據相關營養學家測定,每百克海帶中含水分94.1克、蛋白質1.6克、脂肪0.47克、碳水化合物3克(其中含膳食纖維0.9克)、維生素A52毫克、胡蘿卜素310毫克、硫胺素0.12毫克、核黃素0.1毫克、尼克酸0.9毫克、維生素E(T)0.08毫克、鈣241毫克、磷29毫克、鉀22毫克、鈉107.6毫克、鎂61毫克、鐵3.3毫克、鋅0.66毫克、硒4.9微克、銅0.03毫克、錳1.47毫克。其中含異亮氨酸74毫克、亮氨酸99毫克、賴氨酸84毫克、含硫氨基酸(T)69毫克、蛋氨酸89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97毫克、苯丙氨酸64毫克、酪氨酸73毫克、蘇氨酸78毫克、色氨酸71毫克、纈氨酸77毫克、精氨酸76毫克、組氨酸63毫克、丙氨酸88毫克、天冬氨酸98毫克、穀氨酸162毫克、甘氨酸75毫克、脯氨酸79毫克、絲氨酸84毫克。

保健功效

研究發現,經常食用海帶對人體十分有益,尤其是它對困擾現代人的許多身心疾病,有著良好的防治作用。國外營養學家預測,海帶將成為風靡21世紀的健康食品。根據許多營養學家和醫學專家研究表明,常食海帶具有以下幾大保健療疾作用。

1.降血壓、血脂、保護心髒和預防中風。海帶中含有褐藻氨酸,專家們研究發現,褐藻氨酸降壓效果比較明顯。有人把海帶根幹用於治療高血壓,在接受治療的158人中,有顯著效果86人,而且患者的血脂也下降了,膽固醇下降者占58%,甘油三脂下降者占50.3%。海帶內含糖量高達30%~57%。經研究發現,海帶中的糖不僅提供能量,而且其中所含的岩藻多糖是海帶獨特的黏液成分,是陸生蔬菜中所沒有的。岩藻多糖具有肝素的活性,有阻止動物紅細胞凝集反應的作用,即可防止因血液黏性增大而引起的血壓上升。

2.降低腦中風發生率。腦血栓、腦溢血的致死、致殘率很高,食用海帶可大大降低中風的發生率。在海帶中含有的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不少的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是高度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據分析,海帶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從岩藻多糖中提取的褐藻澱粉硫酸酯則具有降膽固醇作用,對脂類積聚及腦血管硬化都具有抑製作用。

海帶除了含有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多糖與脂肪酸外,還富含硒元素。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缺硒是患心血管病的原因之一。他們從調查中發現,患有冠狀動脈硬化和心肌梗塞的患者,體內硒含量比起健康人少得多,生活在低硒地區的人,其死於心髒病的人數比富硒地區高出3倍。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有食用含硒的海帶習慣的科羅拉當州,死於心髒病的人僅為華盛頓的五分之一。硒所以能保護心髒,多因其以防止脂肪酸產生過氧化物,避免心肌損傷。

3.降血糖作用。海帶中含有的岩藻多糖,是一種極好的食物纖維,糖尿病人食用後,能延緩胃排空時間,這樣,即使在胰島素分泌量減少的情況下,血糖水平也不會上長升,從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肥胖病患者食用海帶,即可以吸取多種氨基酸和無機鹽,又是較為理想的飽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