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與實踐人生的問題不能靠理論或理想來解決,而要靠事實和實踐。人需要吃飯、希望工作,而且不願墮落。人生的過程在於順從自然。這沒有定規的人生,要以事實為事實,要順其自然地服從它。
事實為真隻有事實才是真實的。它是以情緒為準則相對應的詞。對無能為力的客觀事實,就要承認自己無能為力。
三種境界
一、不安常在
不安心即安心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驚慌失措地泰然處之,那麼這種不安就會逐漸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沒有一樣。
為值得煩惱的事而煩惱意思是不值得去煩惱的事,煩惱也沒有用,值得煩惱的,不妨為之煩惱。
不安常在人要活著,總會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擺脫不安,它卻窮追不舍,你和不安抗爭,它就一味地加劇。對於不安應該是來者不懼順其自然,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
二、坦誠
坦誠當因臉紅恐怖,在人麵前被稱作“你是靦腆的人”時,最好是敞開心扉照實說。“實際上我膽小而發愁,無論對方說點什麼,我都立即臉紅。這樣無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見。我真是的。”這種講法暫且作為公式來套用也可以。請多次地反複使用。
純真的心意思是坦誠的心,富於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療法的觀點,“越是坦誠的人,治愈得越快”。
三、無所住心
無最近這一階段,主要感到能夠帶走的體驗就是個“無”字。50天的休養—不想叫作什麼治療—所獲得的,也就是這個“無”字。今後,我還有可能出現迷惑的情況。但是,唯獨在這個“無”字上,再也沒有什麼迷惑了。
心隨萬境變,變化之處實幽玄意思是:人的心境隨著境遇不同而千變萬化,甚至可以說:這種現象實在是玄妙。在森田療法中它賦予的含義是情緒就像天氣一樣容易變化;情緒惡劣時不要悲觀,情況順利時也不要高枕無憂,要著眼於行動努力去幹。
讀書問題
讀書的方法讀書時,僅隻通讀一遍,不去思考尋找其他什麼意思。在這樣的過程中,將書中的大意自然地刻印在腦海中,趣味倒是非常地濃厚。
讀書的新境界如今讀書,卻全然處在一種毫無牽掛的境地。有時連早晨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時候讀過的內容,也能很清晰地重現在腦海之中,再如,即使讀書的當時未能立即記住的地方,事後考慮起來,卻覺得記憶很好,因此感到非常高興。
其他
地位、財產與名譽森田說“所謂地位,是心身修養方麵最可貴的東西。所謂財產,是能夠滿足衣食住行及其他需要和欲望的有形或無形的材料和手段。所謂名譽,是未曾做過有愧良心的事。以上是人生中的三個條件。”
勝與敗圍棋多占一格就勝,缺一格就敗。勝敗是根據一定的條件決定的。如果沉湎於勝敗之詞,則必然形成各種精神上的苦惱。“圍棋的對手,恨之入骨,卻又愛不釋手”。我們很想一格不漏地獲勝這就是人生的努力。努力乃是我們人生的本來麵目。如果放棄了勝敗和努力,這時的人生則一無所有。安心並我們的目的,安心而努力才是目的。不肯枉自沉湎於勝敗之詞,就是安心。
有大疑才有大悟越迷惑越好,越懷疑越好。這種矛盾心理越厲害,領悟就越大。
盡性有這樣一句話,叫作“要盡己性,盡人性,盡物性”。所謂“盡己性”,就是要真正明確自己的狀態懷著生的欲望去過積極的生活,為實現自我從現在做起,奮發努力。所謂“盡人性”,就是要肯定別人應有的價值,發揮他的長處。所謂“盡物性”,就是要看準每件事物的存在價值,提高它的價值。
發揮天賦盲人沒必要去和視力健全的人對抗,小膽的人也沒有必要去和大膽的人們競賽。僅僅照著個人的天賦全力發揮下去,就可以成為保已一或達爾文。
平常心乃道意思是無私欲的坦誠的心即人所追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