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錢和情(2 / 3)

錢不是萬能的

錢,愛,情與人有什麼關係,人們自古至今都會執著追尋。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做著貢獻。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金錢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斷地提升,幾乎到了無法取代的地步。現實生活中,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又是萬萬不行的。錢代表生存,情則是生存獲得保障後更高一層的需求。當你的生存無法保障時,或是不穩定的生存時,情則附屬於錢,反之你的情才能得以持續以乃至升華。所以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有錢不一定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社會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當然也隨之不斷提高。社會的現狀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定的財產: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小轎車等等,而這些都需要用錢去購買。人們的消費是永無止境的,當你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之後,你會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中,金錢是交換的手段,金錢就是力量,但金錢可用於好事,也可以用於幹壞事。

錢容易使人變成奴隸。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對於沒有信仰的人來說,錢很容易成為上帝。對錢狂熱的追求容易使人喪失友誼,親情甚至理智。欠債更是位無情的主人。貧窮本身就能夠毀掉進取心,破壞自信心,毀掉希望,但如果再在貧窮之上加上債務,那麼,成為這兩位殘酷無情監工的奴隸的人,失敗肯定是毫無疑問的。

錢財到底好不好?有人說,金錢是天使,也是惡魔。因為金錢可使一個人的心變得善良,也可能使他變得醜陋。即使是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之間一旦有了金錢關係,友誼極有可能變質。借債還錢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人們卻經常因為貸方常常無法如期收回貸款而發生借貸糾紛。朋友之間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借貸問題。當借方無力償還債務時,借貸雙方關係肯定會轉惡。所以,朋友之間不應有金錢往來,因為當借方沒有能力償還時,很傷感情,彼此的友誼因此導致破裂。兩個好朋友之間因借貸關係還有一個問題常會出現。假如朋友之間有借貸關係,那麼貸方的立場一定是居上風,而借方則處於下風,那兩人之間的地位就不平等,借方一定會采取屈就的態度,如此,兩人之間的友誼就會變質。

現實社會中婚姻也是建立在愛情和金錢上的,兩者缺一都不會幸福,設想兩個人即便愛得死去活來,而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甚而連肚子都填不飽,食不飽,衣不暖,那樣的婚姻會幸福嗎?就算有的人說寧願要愛情而不要生活,一旦生活把他逼上絕境,愛情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呢?顯然隻有愛情而沒有金錢的婚姻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幸福的,但是光有金錢而沒有愛情的婚姻卻也是虛偽和痛苦的。

親兄弟,明算賬

古往今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人們在不經意間發現,借錢不還的人正慢慢多了起來,“黃世仁”和“楊白勞”的角色顛倒不僅發生在兩個單位或利益群體之間,還給人際之間的交往,包括友情甚至親情罩上了一道陰影。

“親兄弟,明算賬”已經成為現今看來很正常的錢財交際方式。而以往大多數人認為朋的友之間,貴在相知,而恥於言利的做法在今天看來,則是相當片麵的。其實在交際活動中,無論是公共關係,還是私人關係,隻有遵守互惠互利的原則,才能得以健康、長久發展。

合作時,先小人後君子比先君子後小人的做法更有益處,事先應闡明利益分配方案,以免事後因分配不公而導致不歡而散的結局,影響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更對自己的發展有弊無益。

對於處理錢財的問題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在處理朋友之間的錢財關係時。除遵循互惠原則外,還應對具體對象分別對待。如雙方關係一般,在物質金錢方麵應彼此分清。至於朋友饋贈的禮物、禮金,就不必耿耿於懷,時常盤算著如何報答對方。這種情況隻要致以真誠的謝意即可。而親朋知己則應以友誼為重,一方有難,另一方則慷慨大方,盡力而為,不要太過計較。人的條件各異,處理同一問題時要因人而異用不同的方法。

用金錢來衡量親情,是生活中容易犯的一個極大錯誤。事實上,人們也確實很難把親情和金錢分得那麼仔細。但必須謹記一個原則,就是需要自己用金錢去體現親情時,必須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在自己有能力地情況下,對有困難的親戚慷慨相助,從來就是一種美德。但這種美德,卻不能單靠金錢來維持。對自己實在沒法做到的事情,必須學會拒絕。這樣做,可能當時情麵上不好看,和親戚的關係可能會受到影響。但不拒絕硬扛著,萬一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導致親人成仇人。電視劇《雙麵膠》,其實講的就是類似這樣的故事。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是因為沒有理性地處理好親情和金錢的關係,最終落了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結局。